自主招生初审容易过吗 如何提高初审通过率
很多人想知道自主招生初审难不难,好不好通过呢?怎么才能提高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率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自主招生初审好不好通过
自主招生整体上通过率是非常低的。
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83.7万人次,对比2017年的60万人次,增加40%。2018年初审15.3万人次,2017年初审13.7万人次,初审通过率同比仅增加10%左右。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虽然2018年报名人数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高校整体初审情况比较稳定,初审人数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导致通过初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79所高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率低于30%
其中,16所院校初审通过率不超过10%。郑州大学初审通过率最低,每25人仅通过1人。部分院校虽然初审通过率较高,但是最终整体通过率偏低。如兰州大学等(初审通过率接近50%),最终仅368人通过复试,整体通过率1.5%。
热门院校初审通过人数下降
往年初审人数最多的高校,如:西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2018年初审人数都大幅度下降。
如何才能提高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率
1、尽量报考符合招生条件的院校
经常有家长咨询XX大学要求学科竞赛省一等奖,但是我只有省二等奖,可以不可以报名参加该校自主招生。
这样的情况是可以报考,但是在自主招生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报考自身条件不达标的院校,通过初审的概率相对较低。建议再选择其他保底院校。
2、尽量报考与奖项相关的专业
2017年部分高校在其招生简章说明某类奖项可以报考某类专业,或者在报名系统中提醒“可填报专业依赖于报名条件”。
不管高校是否有相关提醒,报考相关专业,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考生的优势。
3、咨询招生办是否认可自身奖项
很多考生曾参加过各种竞赛或者比赛,但是并不在上文之列,想要凭借自身获得奖项来报考自主招生,但并不知道可以报考哪些院校。
建议此类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前,最好咨询招生办是否认可自身奖项,以免浪费报名名额。
或者选择对奖项没有明确要求的高校,如:中石油(北京)、北林、湖南大学、中南财大等。
4、研究高校往年在本省录取人数
大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虽是针对全国招生,录取不分省市,但自主招生最终入选名额或多或少会兼顾招生计划。建议研究高校往年在本省招生计划和最终录取人数,以确定大概录取难度。
5、兼顾高校限报要求
机会与挑战并存,限报数量越少的高校(例如:限报一所院校),在一定的程度上,报考人数较少,如果考生对自身成绩、奖项要求等有较大的信息,可尝试报名。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