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投笔从戎的意思
知识问答 2021-12-13 16:45:18 admin
班超。投笔从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óu bǐ cóng róng,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什么
投笔从戎 | |||||
拼音: | tóu bǐ cóng róng | 简拼: | tbcr | ||
近义词: | 弃文就武 | 反义词: | 解甲归田 | ||
用法: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
解释: |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 ||||
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 ||||
例子: | 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 ||||
谒后语: | |||||
谜语: | 秀才当兵 | ||||
成语故事: |
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
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郡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北)人。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肯动脑筋,能言善辩,读了不少书。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都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著名的史书《汉书》就是他们父子俩编撰的。
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一天,他正在写字,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厌烦和苦恼,于是“啪”的一声把笔摔在地上,叹气说:
“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什么志向谋略,也应当学学当年的博介子和张骞,在外建立功勋,怎么能够长久地把时间花在替人抄写上面呢?!”
听了这番话,周围的人都讥笑他异想天开,班超感叹地说:“庸人怎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啊!”
后来皇帝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派兵出征,班超从军入伍了。他英勇杀敌,大败匈奴,立了战功。
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他以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他为当时的边境安全,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投笔从戎”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的行动。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