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透过尿液观察身体健康状况
大家知道吗,我们可以通过尿液看出身体健康与否的哦,尿液的颜色、气味还是频率都会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关系的。那么具体是如何讲解的呢?哪些是不健康的情况呢?我们自己的尿液是否正常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你是否知道,尿液也可以看出我们身体是不是健康的,而且通过对尿液的分析检查还能够知道我们身体那个部位出现了问题。我们每次上厕所的尿量和频次也是能够反应身体情况的,你有没有注意过呢?
1、如何判断不正常排尿
如果喝了大量的水,尿液依然很少,即可能患有尿少症,这与肾功能衰竭有关。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的尿液一般不应低于400毫升。相比之下,尿频更容易被感知,当你觉得排尿次数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尿路感染、糖尿病等有关。如果出现尿量的突增、骤减,这些情况又无法用饮水量来解释,就该检查下身体了。
2、解密尿量和频次
由于个人饮食习惯的差异,排尿量和频次也各不相同,不过大体上,人们每天的平均尿量在6杯(即1500毫升)左右,每日排尿次数在4—8次之间。当然,如果你超级爱喝水或者饮料,尿量就不止如此了;又或者忍受干渴之苦的人,身体恐怕也难以制造出6杯的排泄量。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排尿,那就是膀胱大小和憋尿能力。男人的膀胱通常比女性大,而拥有十足忍耐力的人可将排尿间隔大大延长,那么每次的尿量就会大增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是会影响到排尿的,它就是膀胱大小和憋尿能力。男性的膀胱一般都是比女性大的,而且忍耐力高的人可将排尿间隔延长很多,这样每次的尿量都会大大的增加了、
3、尿里的“彩虹”世界
尿液的颜色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饮水量、饮食的不同或者疾病而有所改变。如果你喝水充足,则尿液呈淡黄色;如果你有点脱水,尿液颜色会加深。尿液中的黄色多来自于老化的血细胞,它们在经历了一系列身体代谢后会被分解,最后以色素沉着剂的身份来到尿道并最终被排出体外,膀胱中的水分越少,尿液颜色越深,所以晨尿的颜色一般比较深。
那么有没有一种颜色被认为是最健康的尿液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尿液呈现红色、橙色甚至绿色,也不要惊慌,这往往归咎于你吃的食物:如服用维生素C或吃大量胡萝卜,尿液可能变为橙色;甜菜和黑莓会让尿液变红;芦笋能将尿液变绿;蚕豆或芦荟能使尿液变成深褐色。
药物也能改变尿液的颜色,如抗抑郁药物和止痛消炎药能让尿液变蓝,还有些药物会让尿液变绿。如果排出泡沫尿,说明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这可能与某种肾疾病有关。如果尿液颜色发生改变,色彩奇怪,持续1天以上,又难以从摄取的食物或药物上找到答案,就有必要做个体检。
4、尿液气味也会变
饮食不仅会影响尿液颜色,同样会改变其气味。尿液中的尿素有种氨水的味道,其含量越大(含水量少),味道就越浓。食物,如芦笋,会明显改变尿液气味。有些人吃了芦笋以后,尿液气味变得像烂白菜。
肾在生产尿液方面“成绩出色”,它总是将我们吃掉的各种食物进行综合考量,留下适当的水分和矿物质,以保持身体健康。尿液状态的偶尔异常不需担心,但如果尿液出现色、性、味的改变,或者排尿量、排尿周期突然有了较大改变,且一直持续,就要警惕是否你的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排查。
尿液与健康的关系
尿液检查是医院里的常规诊疗项目,其实在家,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及排尿频率等,就能知晓身体的健康状况。美国《医药日报》9月6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详细给出了对照。
1.颜色
胆红素滤过人体消化系统后,诸多器官会将其分解,但并未完全分解掉,最终这些色素到达肾脏并变成尿胆素,所以尿液便呈现黄色。如果尿液清澈,表明这些物质被稀释掉,体内水合作用充足。如果尿液呈亮黄色,可能表明饮食中的维生素B及胡萝卜素过量。如果尿液呈棕黄色或深黄色,可能意味着身体脱水,因为身体缺水时体内胆红素水平更高。如果尿液中带有血丝,可能与剧烈运动及吃稀释血液的药物有关,也可能与膀胱癌、肾结石及尿路感染等相关。
2.气味
如果小便能闻到一些特殊的香气,医生就会检查看是否患有糖尿病,这可能是肾脏在过滤糖分时漏掉了一部分。如果孕妇出现这样的症状,虽不必太过担心,但遇到这两种情况最好能及时就医。如果小便能闻到奇怪、难闻气味,可能是你最近饮食引起的,如吃芦笋导致小便气味难闻,因为这些食物内含有包含硫磺的氨基酸。
3.频率
尿频的后果比较严重,除了让人在社交场合倍感尴尬外,还有严重的并发症。尿频可能意味着尿路感染或前列腺增生,当然食用水分含量高的食物也是一个原因。尤其对于女性,尿失禁根本无法隐藏,其原因一般是骨盆底受压引起的,加强骨盆肌肉锻炼能有效缓解该症状。如果小便有灼热感,就应该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尿路感染的最早期症状。相比女性,男性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要小很多。
少尿、多尿和频尿里看健康
人们在无病无痛时,一般很少注意自己的尿量。然在医生诊断疾病时,尿量多少往往是某些疾病的重要征兆。少尿、无尿有可能是肾脏功能衰竭的严重症状;多尿则是医生诊断糖尿病和尿崩症的重要线索;而频尿是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和前列腺疾患的明显症状。
健康的成年人,除非炎热出汗过多或饮水过少,每天的排尿量在1.5升左右,相等于普通大支蒸馏水瓶2瓶。若尿量经常超过3瓶可怀疑多尿;而仅半瓶左右则称少尿。正常的排尿次数约为4-5次,儿童稍多;而夜间2次或以下属正常,大于白天和夜间的正常次数可怀疑频尿。
长期少尿不可掉以轻心,需要去医院检查肾脏功能,如肾脏本身有损引起的少尿,病情发展将不可乐观。这类病有急性肾炎、肾肿瘤、严重肾结核,肾功能衰竭等;另一种少尿的原因是由于进入肾脏的血液量减少,当病人在外伤失血过多、休克、心力衰竭、严重脱水等情况下,进入肾脏的血流量减少,使得尿量也明显减少。
多尿可分为两大类:高渗性多尿和低渗性多尿可测尿比重、尿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高渗盐水试验、加压素试验等,以明确病因。另外多尿伴有多饮多食和消瘦需怀疑糖尿病;老年人夜尿过多,还需慎防心功能不全、尿崩症、肾脏病变等患。
从尿液颜色和气味看肾好不好
最近您的尿液是什么颜色的
这确实不是一个礼貌的问题,但是它值得你时不时的问一下自己,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尿液是走进我们身体的一扇窗。它可以反映出您是否脱水,例如,在多汗的夏季的月份的一个普遍健康问题。尿液有溶于水的黄色废物组成,就像是容有苏打粉的柠檬水的颜色,水越少,颜色越黄(气味月刺鼻),因此深黄色的尿液提示你应该喝杯水了。
但是对于医生来说,尿液甚至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它是医生检查我们的身体内部怎麽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检查它体内排出的事物。所以下一次不要惊讶医生为了一个貌似与尿液无关的疾病要求提供尿样。
事实上,有些骄傲的是,当你交出一个小杯子尿液时,你在参与一个有6000多年之久的医学惯例。(相关:尿液实验的传奇历史)尿液检查的机率事件今天验尿可以泄露出关于人类健康的大量息。而且即使是简单的尿液颜色能告诉我们是寻求医疗关注的时候了。尿液的颜色可能因为一些东西发生变化可能是如药物或食物的无害物质,或者是感染和癌症有害物质。
尿液呈现粉色或红色有血丝,是需要警示的
“如果你看见尿液里有血,即使只有一次,这需要你去看医生,”马歇尔 斯托拉,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泌尿学教授说。“可能什么事都没有,”他说,但是“这也有可能是肾结石或癌症等疾病的早期症状。”
红色尿液不是唯一一种危险暗示。“有时尿液有一种可口可乐颜色,”斯托拉说。“它有可能是来自于肿瘤或肾结石的死血”或则是肾结石的血块,这在贫血的人上更普遍。
“另外一个人们有可乐色尿液的原因是这个人被发生碰撞事件,”斯托拉说。碰伤,如那些在地震中遭受创伤,引起肌肉受伤,少量的受伤组织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肾结石渗入尿液。肝损伤也能导致呈褐色的尿液,还有紫质症和遗传性的血液失调。食用大量的蚕豆或黄豆制食品也可以将尿液变成黄色或红色。
但是并不是所有反常的尿液颜色是坏消息。事实上,如果你吃了大量的甜菜或蓝莓后,发现你的尿液呈红色或粉色时不要惊讶。当然泻药也可以使尿液变成红色。
对于橘色的尿液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服用含有非那吡啶的尿道止疼片,这会是你的尿液看起来像糖,关于药物影响尿液的颜色的说法,“这是很典型的事情,”斯托拉说。
美蓝是治疗一些膀胱不舒服的常用药的成分,可以使尿液变成蓝色或绿色。还有过量的水溶性维他命可以使尿液比正常黄色更浅。奇怪的气味一个遗传病例,枫糖尿病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它的尿液闻起来像甜枫蜜,由于身体不能消化某些氨基酸造成的。通常在婴儿时被诊断出来,以限制饮食的方法治疗,这必须在生活早期开始防止大脑受到伤害和出现其他问题。在许多国家,每个新生婴儿要进行这个疾病的检查。
甜味的尿液可能也意味着糖尿病,因为过多的血糖进入尿液。而且据中世纪的医生所知,糖还可以影响尿液的味道,但是那只是诊断试验,大概他们宁愿少做这样的研究。
但那还没完。芦笋因它使尿液发臭而声名狼藉,这只有一些人察觉。在实验室“一个星期我诊治了100个病人,看到有奇怪颜色的尿液的怪事只有百分之一,”斯托拉说。而,医生在尿液寻找的大多数的线索是无形的,他解释说,只有在验尿实验室可以检测。
“你可以把量油尺浸在尿液时然后判断感染的可能性,”斯托拉说。他说,验尿实验室也可以对小量的糖,血液,氨基酸和其他一些微分子。它们可以放入一定量在浓缩尿液中和筛选有毒物。通过在显微镜检查尿液小晶体,医生可以诊断出一定型态的肾结石。
斯托拉说脱水是人们最可能遇到的泌尿问题。尽管脱水听起来很普遍,但可以变得很严重很快,特别是对于泌尿系统。“问题就是当你的尿液浓缩时,有些东西会堵塞,”他说,“如果肾脏被堵塞了可能导致肾衰竭。”
“成年人平均每天饮用需要半升的水”,斯托拉说。“你想要每天排出一升半的尿液,”他又说,那么“如果你流了很多汗,你可能需要补充更多的水。”
暂且不说:如果你关心你的尿液颜色和气味,请让医生检查一下。
从尿液看健康:茶尿警惕肝胆病变 白尿或劳累过度
最近,不少关注健康的网友会发现,不少类似尿液颜色告诉你的健康危机的微博比较多,不少网友对照之后开始半信半疑。正常人新鲜的尿液为淡黄色的、清澈透明且无杂质的。如果尿液出现了其他颜色,要引起重视。
红尿: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及肾脏疾患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任徐梅昌介绍说,红颜色的尿属于血尿,但是血尿未必肉眼能见到,一般一千毫升的尿液中含血量至少超过一毫升时,血尿才会成为红尿,肉眼才能分辨出来。如果出现血尿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泌尿系统疾病,比如泌尿系统肿瘤、尿路结石、肾结石、肾结核等等。
对于儿童,要注意出现血尿常见的原因是各类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肾炎。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以及血管病等也是产生血尿的原因。
白尿:警惕丝虫病和劳累过度
徐梅昌主任介绍说,白尿临床上称为乳糜尿,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脂肪乳浊液进入尿中,尿的颜色变白,像米汤水甚至像牛奶,但有时也会混有白色固体及血液。
导致白尿的常见疾病是丝虫病,常侵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淋巴系统。少数出现白尿的患者常为腹腔结核、肿瘤压迫或手术创伤等因素导致。还有的妊娠妇女也会出现白尿。如果过度劳累、常吃高脂肪食物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尿液变“白”的现象。
茶尿:警惕肝胆病变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陈卓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经常出现茶色尿和浓茶样尿的读者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肝胆健康。
我们的血液中有一种叫做胆红质的物质,正常情况下经过肝脏转化后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你的肝脏有毛病,会影响胆红质的转化,以至于被直接融入尿液,使得尿液的颜色像浓茶颜色。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胆囊炎和胆石症等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茶尿。
原标题:从尿液看健康:茶尿警惕肝胆病变 白尿或劳累过度
黑尿:警惕急性血管病变
陈卓副主任医师介绍说,黑尿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是也值得大家了解。急性血管内溶血的患者,比如恶性疟疾患者容易出现黑尿,它有一个名字称黑尿热。这种黑色主要源于患者的血浆中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呈现的颜色。
也有资料显示,有的患者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后,也会有黑尿,一般停药后即会消失。此外,黑尿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酱油色尿:警惕pNH及溶血性贫血
引起酱油色尿最常见的疾病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简称pNH,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溶血。其特点为常在睡眠后解酱油色或葡萄酒色尿。
可伴全血细胞减少、感染和血栓形成。本病虽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这种酱油色一般是因为红血球被大量破坏的缘故。此外,溶血性贫血、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错型输血,甚至剧烈运动后,尿液也可能出现酱油色。
尿液里面有什么
还在寻找一个关于尿液的百科全书?科学家已经列出了人体尿液的全部组成,在尿液中有超过3000种复合物,并且该研究已在一个在线数据库上发表。
这项研究耗费7年时间才完成,研究人员发现在尿液中至少能够查到有3079种复合物。72%的复合物是细菌产生的,1453种复合物来自人体自身,剩下的2282种复合物来自饮食、药物、化妆品或者是环境暴露(一些复合物不仅仅只有一种来源)。
“尿液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流体,我们不知道会有这么多的复合物流进我们的厕所。” 阿尔伯特大学生物和计算科学教授David Wishart说。
当前技术能够检验到的人体尿液代谢产物的完整列表已经被放到一个称为“尿液代谢组数据库”的在线公共数据库中。代谢组一词指的是代谢产物激素、维生素,和其他分子的总和。
“尿液是受代谢物研究专家欢迎的生物流体。”因为尿液是无菌的且易大量获得,科学家上周三公布(9月4日)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写道。
然而,研究人员说尿液的化学复杂性让我们很难彻底弄明白,作为生物废料,尿液的代谢分解产物通常包含来自食品、饮料、药物、环境污染物,身体的代谢产物,细菌的的副产物。相比其他体液如唾液或脑脊液,研究人员发现尿液中含有约5至10倍以上的化合物,这体现了尿液化学种类更加多样化。人体尿液可分成230种不同的化学类化合物。
研究人员称“鉴于目前在整个人体代谢产物只有356种化学类化合物,这无疑的体现了尿液巨大的化学多样性。”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尿液中有超过480种复合物在血液中未曾发现,以前一直认为在尿液中的化学物质是血液中化学物质的一个子集。
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化合物?
事实上,尿液中独特地含有这么多的化合物似乎说明了肾脏做了从血液中过滤代谢产物的特殊工作。
为了发现尿中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技术,包括核磁共振光谱,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法。
他们分析了22名健康人的尿液样本,并搜集了100多年前的关于人体尿液的科学文献来完善他们的发现。尿液的化学成分可能是医生、营养师和环境科学家的兴趣所在,因为它揭示了医疗条件,以及人们消费的信息,以及他们暴露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科学家们说,随着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开发,将会检测出越来越多的化合物,尿液化学成分数据库也会继续扩充。
Wishart说:“关于尿液化学研究肯定还会进一步继续。”
尿液里有泡沫正常吗
排尿过急、饮水太少也会使尿液中泡沫增加,无需过分担心
但有时泡沫增加则是由蛋白尿、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提高警惕
小王的同事最近体检发现大量蛋白尿,医生初步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被要求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小王前去医院探望,问起同事平时有什么不适症状,同事回忆说最近两个月来只是觉得小便中的泡沫比以前明显增加,其他也没什么不舒服。小王听后大吃一惊,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两天小便中泡沫也较多,莫非也得了肾病?小王赶紧也去医院做了尿液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我们知道,正常新鲜尿液为透明、琥珀色的液体,随尿量的多少,颜色有深有淡。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尿中有泡沫的情况呢?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滕杰解释说,尿液中泡沫的形成,主要与尿液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一般来说,液体表面张力越高,越容易形成泡沫。在各种情况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黏液和有机物质增多,就可使尿液的表面张力增加,尿液中容易出现泡沫。而尿液中泡沫多,到底是不是病?则需视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排尿过急也会增加泡沫
滕杰指出,如果属于下列情况,那么尿液中泡沫增多并不属于病变:
尿道中存在精液成分:男性如果尿道中存在精液成分,可以引起泡沫尿。如逆行射精(常见于糖尿病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经常性兴奋使尿道球腺分泌的黏液增多、遗精后等。
排尿过急:排尿过急时尿液强力冲击液面,空气和尿液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泡沫,但较易消散。此外,排尿时站得过高,在重力作用下,尿液对液面的冲击力较大,也容易形成泡沫。
尿液浓缩:在饮水过少、出汗过多、腹泻等情况下,人体因水分不足引起尿液浓缩,造成尿液中蛋白及其他成分浓度较高,容易形成尿中泡沫增多。
其他原因:便池中的消毒剂或去垢剂也是使尿液形成泡沫的原因之一。
对策:
偶尔出现的泡沫尿,多半是生理性的,大多能找到引起泡沫尿的诱因,如排尿过急、尿液浓缩等。如果去除上述诱因后泡沫尿消失,且没有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或疾病,则无需太担心。
这些情况要警惕
相反,如果尿中泡沫多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则需提高警惕,及时就诊了。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含量异常升高是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各种疾病尤其是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各类原发性肾脏疾病,如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和各类继发性肾脏损害,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肝炎等,均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尿液中蛋白增加。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血管内溶血、白血病等,虽然肾功能正常,但因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蛋白,尿液中也有蛋白漏出,形成蛋白尿。
有蛋白尿时一般都会出现泡沫尿,这种泡沫尿的特征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不消失。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可以引起尿液中泡沫增多。常见的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大多同时伴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糖增多:尿液中的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各种矿物盐类),也可以使尿液张力增强而出现泡沫,但这种泡沫一般较大,且很快消失。糖尿病病人因血糖升高,继发尿糖升高,容易产生泡沫尿。
其他少见病因:泡沫尿的其他病因还包括膀胱结肠瘘等,但十分罕见,需要特殊的检查才能确诊。
对策:
对于持续出现的泡沫尿,需仔细甄别是否疾病所致。如果排除上述非病理性因素后,尿液中仍然出现较多泡沫,或同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或疾病,如浮肿、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等,则需要及时到肾脏内科就诊。
男人尿不远警惕什么病
许多男性排尿时会不自觉低头看看,其实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尿液不仅仅是我们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同样也是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每天排尿多少,排尿时的感觉,尿液颜色的改变,都可能代表着身体的某种反应,提示有健康隐患的存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存东主任医师接受羊城晚报专访,为男性读者详细解读关于尿的“报警信号”。
尿不远
在男洗手间经常有类似提示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提醒男性尽量尿在小便池内。
可对于部分男性,他们并不是不想尿在“规定范围”内,可就是力不从心尿不远,甚至尿液还会滴滴答答尿在鞋子上。刘存东主任分析说,这种情形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提示可能出现了前列腺增生。他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萎缩的趋势,独独前列腺却逐渐增大。男性的尿道就正从前列腺中穿过,增生后的前列腺就会压迫尿道,而导致排尿不畅、尿不远。
尿变细
“以前排尿时尿得很畅快,尿得远,尿也粗,这两年尿怎么开始越来越细了?”一些中年男性心里会这样嘀咕。
刘存东说,这也提示可能出现了前列腺增生。增生后的前列腺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开始的时候膀胱会代偿性地增加压力,同时腹部也会增加压力,帮助尿液的顺畅排出。随着前列腺的不断增大,对尿道的压迫增加,膀胱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是这种膀胱压力的增加并不是无止境的,前列腺的增生却很可能继续进行。如果不加以干预的话,尿道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尿液会变细,尿不远,甚至最后会出现梗阻,尿不出。
尿分叉
尿分叉有两种:一种分叉不是经常发生,可能是由于前尿道或尿道开口处暂时有部分梗阻所引起的。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