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416个本科专业被撤销 都有哪些专业被撤销
全国416个本科专业被撤销,这些专业都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被撤销的专业都有哪些
2014年~2018年,13个学科门类合计被撤销了991个本科专业,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各学科被撤销的专业数量分别为:工学267个、理学189个、艺术167个、管理学131个、文学82个、教育学61个、法学40个、农学26个、经济学18个、历史4个、哲学3个、医学3个、军事学0个。
全国新增2072个本科专业
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183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241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名单(40个)、撤销本科专业名单(416个)。
根据统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个)、机器人工程(101个)、智能科学与技术(96个)、智能制造工程(50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35个)、网络空间安全(25个)、会计学(13个)。
而被撤销最多的专业分别是:服装与服饰设计(17个)、教育技术学(13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个)、产品设计(11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个)。
你的本科专业会被淘汰吗
第一,兴趣导向很重要。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应着重从个人兴趣出发,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选择,以便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能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学所长,将个人兴趣、学科专业与行业职业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实现。如果高考专业志愿选择错了。
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又难以转换,那么在就业时即使“学用结合”做得再好,也会因为兴趣与专业不结合而降低就业质量。因此,高中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个人兴趣,在确定个人兴趣的情况下,选择专业就相对容易了。
第二,专业会动态调整。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热门专业。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驱动模式是紧密相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是决定专业冷热的主要因素,数理化、生物、计算机、外语、新闻、财经等都曾是高考中的热门专业。时过境迁,许多热门专业都难以长期保持热度。
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416个本科专业被撤销。专业调整一方面与市场需求有关,另一方面与学校和学历有关。教育部撤销专业是与学校关联的。
只要该学校某专业的教育质量不能达到一定水平,不管市场是否有需求都会被撤销;撤销专业还与学历有关,增减的专业是本科层次的,本科层次与研究生层次不同。某些专业不适合本科生,却可能很适合研究生,并且市场需求也很大。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