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所高校公布预算的最新信息 哪所高校排名第一
清华大学今年以269.45亿元的预算总经费仍稳居全国高校第一,而且是唯一一所预算超200亿元的高校,超过排名第二的浙江大学近115亿元。
8所高校预算超百亿
清华大学今年的年度预算达297.21亿元;排在第二的浙江大学为191.77亿元;北京大学排行第三,预算为190.0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加入“百亿俱乐部”高校的同济大学,今年预算回落到了百亿元以下;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则成了“百亿俱乐部”的新成员。
由此,“百亿俱乐部”高校增至8所,分别为清华大学297.21亿元,浙江大学191.77亿元,北京大学190.07亿元,中山大学175.17亿元,上海交通大学156.32亿元,复旦大学125.09亿元,华中科技大学106.98亿元,武汉大学106.44亿元。
不过总体上看,东部院校的预算远高于西部院校、理工科院校的预算远高于文科院校的趋势没有改变。
高校不光靠拨款 “事业收入”占一半
北青报记者发现,近年来,除了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在高校的收入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尤其对那些比较“富裕”的高校来说,开始接近甚至超过了来自财政拨款的收入。
高校收支总表中的“收入”主要来源通常有几部分: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捐赠收入)、上年结转,有的高校还有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以今年预算总数增长和减少的清华、北大为例,两校来自财政拨款的收入相差无几,都是50亿元出头;而清华的事业收入近104亿元,北大则是48亿元左右。这意味着,清华的事业收入占本年收入合计(不包括上年结转,下同)的52.7%,而北大的事业收入和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总和只占到本年收入合计的38.9%。
高校的事业收入,一般指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在一些“双一流”大学,事业收入的增长都比较明显。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收入111.9亿元,其中事业收入56.5亿元,占一半;中国人民大学的事业收入也比财政拨款略高,占本年收入合计的47.6%,而且比上年增长6.5亿元;即使是预算总数不到50亿元的北京交通大学,事业收入也比拨款收入高3.2亿元,占本年收入合计的48.7%。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