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2019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有哪些热点作文题目

知识问答 2022-01-10 03:46:47 admin

作文命题依旧会延续“关注现实生活”的思路,高三作文备考要特别关注现实生活,在体悟中练就透过生活现象看清本质的敏锐眼光。青年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充分关注时代的发展,把握变革方向。

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品味经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是人生的瑰宝、时代的精华,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飞,更是它赖以诞生和流传的文化传统所绽放的璀璨花朵。

以下所列的篇章,都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杰出经典: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庄子逍遥游》陶潜《桃花源记》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要求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1、开头导语,帮助考生理解“何为经典”,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提供了写作角度。可以从“人生”“时代”“情感”“想象”“文化传统”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题。

2、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一一写作任务的数量任务。少选扣分,降入40分以下。

3、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一一这是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写作目的、中心、内容。

4、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一不能只是简单地复述、默写诗文内容,而必须选择一个恰当的介绍、评述的角度,从所选定的“两至三篇”经典作品中提炼出一个统摄全篇的主题。对“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的具体回答就是主题。

优秀作文:品味经典,拥抱自然

在流淌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古诗文犹如高山上的白雪,幽谷中之兰花,露散后的明月,成为历史长河所积淀下的璀璨瑰宝。

与野鹤做伴,与孤菊为友的五柳先生,自由自在地看天地间云卷云舒,写下《桃花源记》,成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人飘逸潇洒的楷模;苏子在举酒属月中获得思想上的解脱,凌驾于万物之上,写下《赤壁赋》,与长江明月相结合……在不计其数的杰出经典诗文中,有太多向我们传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理。

从诗文经典中可以看出,大自然是人类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共同财富。

在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太多人被社会的快节奏所影响从而失去了本心,日复一日地追逐功名利禄。不妨听听《赤壁赋》中苏子说的吧:“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且吾与子所共适。”与其不择手段地争夺那些身外之物,不如放下尔虞我诈,将眼光回归自然,像桃花源中的人一样共同享受单纯美好的自然景色,才能获得解脱。

诗文经典告诉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生活幸福。

在当今世界,人们似乎都走入了物质生活丰富便是幸福的误区。而真正的幸福,应是《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安逸闲适和满足,应是《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自由轻松。而这些幸福不需要我们激烈竞争便能得到,只要虔诚地与大自然相结合,便能获得这份质朴纯真的快乐。

诗文经典提醒了我们,人类对自然应该怀揣着敬畏之心。

《桃花源记》中,县令与刘子骥都妄想寻找桃花源,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他们是尘世中浮躁人物的典型,希望对大自然一味索取反而遭到惩罚。只有像苏子一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清醒认识到自身之渺小和大自然无穷无尽力量的伟大,对自然充满敬畏,才能获得自然慷慨的馈赠。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既然那些优秀文人墨客已为我们做出榜样,当历史的洪流涨至我辈这一岸,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不能推脱的任务。

2019年热点话题作文题目

热点从《199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她》开始

从2019年开年,第一篇热搜文章《199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她》通过《人民日报》公众号的转载,各地、各个行业陆续发表了《XX199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她》,文章中透露出来20年来的变化、20年来的坚持、20年来的勇往直前,都是我们2019年应该反思思考的事情。

对于考生来说,回顾自己10几年的成长历程、身边的变化,心里应该有自己清晰的认识,有了认识,对未来,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规划,这对于一个即将走出家门,去到另外一个陌生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衡量一个年轻人未来担当的关键,高考作文考这个,就是考考生的担当!

十年前VS十年后,中国与世界

之后,《人民日报》微博一系列十年前VS十年后的对比,又让我们对国家的进步刮目相看。从2009年3G时代到2019年5G的试运营,让我们感受智慧生活越来越近;从2009年国家开启探月计划到2019年实现人类月背软着陆,这让我们看到国家科技的全球领先;从2009年我们步入高铁时代到2019年复兴号提上日程,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从2009年我们还离不开现金到2019年一个手机走遍天下,这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

十年来,这一切的变化是中国的强大,也是我们沉淀的力量,更让我们感觉我们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作为年轻人,这应该是我们自豪的力量!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