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列入家庭作业是怎么回事 具体情况是什么
五一小长假期间,黄梓萌的家长很开心,孩子帮着一起摆放餐具、擦桌子、叠衣服、整理书桌……全家人还一起做“比一比”的游戏,孩子和奶奶、妈妈、爸爸比一比摆放餐具,看谁放得又快又整齐。
家务列入家庭作业的具体内容
近来,一则关于上海市树德小学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
记者13日来到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该所小学。校长梁青云向记者展示了这份特别制定的、印刷在《树德作业本》首页的“家务清单”,其作业记录上则印制了“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主要是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小岗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学会一些劳动的技能技巧。其实这个活动起源于我们学校2016年的一个德育项目。我们想到小朋友在家里也需要一定的责任岗位,所以设置了这么一份‘家务清单’”。
作业本内印有为该校学生特别制定的“家务清单”,家长需要在“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内“打分”。
“每个星期一三五,我都会帮着家人做家务,比如烧一顿晚餐,牛排、西餐、意大利面、薯条,做肉丸等。通过这几件事我能体会到家里人的养家不易,所以我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树德小学三(二)班的汪裕佳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务完成情况。
谈及设置“家务清单”的初衷,梁校长表示,现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十分优越的环境中,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则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家庭的责任感,“当时我们学校想起来搞这个项目,是觉得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因为从现在孩子的生长的环境来说,基本是以‘小皇帝小公主’式的生长环境,家长只在学习方面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觉得从小事做起,从小家做起,以后孩子才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承担更多的义务,或者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通过梳理,学校在学生一至五年级的每个学期中都列了家务项目,引导小朋友在家中积极践行自己的家务岗位。“每个学期还会举办‘家务大比拼’评出‘最佳小当家’,如今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改观”,梁校长分享说道。
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作业还是义务
其实,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应尽义务,作为家里的小成员,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应该是家长从小进行培养的,而不应该成为一项特殊的要求去对待。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应该从教育父母开始,让每一位家长带领孩子去进行劳动,而不是在教育层面强行施压,通过留作业的目的来迫使孩子们进行做家务,而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当然孩子们对作业多少都会有一些抵触情绪,带着情绪做家务?哈哈!家里的花瓶恐怕不保啦~
目前五一劳动节期间,上海正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及配套纲要,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美丽人生。在新时代,劳动的创造意义尤其重要。”
于漪希望,学校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获悉,上海正在制定加强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的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细化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的劳动教育内涵,系统化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机制,使劳动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