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用古法造纸活字印刷毕业证 专家称可保存2800年
6月3日,浙江衢州。开化县朝阳小学毕业班103位学生,利用古法造纸和活字印刷亲手制作“毕业证书”。校长介绍,用此技法制作的毕业证能保存2800多年,可留给后代。
小学生用古法造纸活字印刷毕业证书
开化的小学生们使用造纸方法传承于开化纸制作的古法,这些方法是在他们的手工课上,老师们亲手教导的。最后的成品效果非常不错,古法技艺在当地得到了很好传承和沿袭。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都属于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留给世界的文化遗产何其之多,而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无疑在文明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一次次试验中创造出来的伟大结晶。最早的造纸术可以追溯于西汉之前。主要使用沤烂的植物纤维浆液,经过脱水、压缩、烘干而成。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已经有了麻纤维纸,只不过这种纸张质地粗糙,且制作成本极高。
纸张开始能够大规模普及应用,且技术得到提高就要归功东汉的宦官蔡伦了。蔡伦十分认真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不断地改良,最终使用树皮、麻头和渔网等非常廉价易得的原料制作出了更加优质的纸张,并献给了汉和帝,得到汉和帝的大加赞扬。这一技术也在与西域的交流中流出,传到世界各地。
印刷术古已有之,战国时期便有了雏形。后世随着拓碑的流行,慢慢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一技术在唐朝盛行,唐中后期得到了普遍地使用。印刷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刊印的速度。虽然雕版印刷术虽然方便,每刊印一样东西却需要重新刻板,所以书籍的印刷成本仍然十分的高昂。但是比起印刷术出现前的手工抄录,效率又提升了不少。
活字印刷术由来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