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分析仪器 手机音频显示波形软件
时间飞逝,2020年已经结束,2021年正式开启。在过去的困难的一年中,音频领域依旧保持着健康稳定地快速发展,彰显这一市场超强的活力和朝好的未来发展。
在这一年中,我爱音频网365天不间断的实时报道音频市场最新的动态,并发布了265篇独家拆解报告,累计拆解产品达到了521篇,与大家共同见证了音频领域的发展。而其中,不乏有有着独特特点的产品和贯穿整个2020年的优秀产品,以及推动整个行业朝向新的方向前进的产品。
此次我爱音频网便为大家带来了2020年度产品分析报告,总共挑选了20款产品,其中涵盖了耳机产品的多种形态,以及智能音箱产品;每款产品都拥有着独特的特点,对品牌自身或整个音频市场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产品吧~
(按照品牌英文名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1MORE万魔 ComfoBuds 真无线蓝牙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万魔 ComfoBuds“舒适豆” 充电盒体积与一只口红相近,非常小巧,可以轻易地放进口袋或者手包里;单耳重量轻至3.8克,轻若无物佩戴无感。整体外观设计较为简约,黑红撞色和星空纹理也增添了很多细节。
充电盒采用Type-C接口输入电源,输入端有微源LP5306进行过压过流保护,钰泰ETA9084功能丰富,负责电池的充放电和保护,带指示灯控制,芯海科技的CSU32P20单片机负责充电盒其他功能控制;采用的软包电池来自重庆紫建,容量410mAh。
耳机部分,万魔ComfoBuds内外壳体都有较大弧度,接缝处采用大量胶水密封防止进水,达到了IPX5级防水抗汗,运动场景佩戴也无需担心;内部的条形主板固定在外侧壳体,软包电池、扬声器单元和红外距离传感器则通过FPC与主板相连,音腔独立密封,设计和生产工艺较好。
耳机的主控芯片为络达AB1536,支持蓝牙5.0和络达MCSync真无线连接技术,集成存储器、锂电池充电器等,支持降噪和回声消除,集成度高、外围电路精简。耳机采用FPC式蓝牙天线传输信号,双天线设计,抗干扰能力更强;整机四麦克风用于通话降噪,动圈单元尺寸约13.5mm,有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用于智能入耳侦测功能,有用于敲击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软包电池容量35mAh,功能齐全。
综合来看,万魔 ComfoBuds“舒适豆”做工规整,外观和内部结构设计都较为出色,尤其是体积非常小巧,比较便携。随着这款产品的发布,万魔和旗下的Omthing目前已经建立起一条从入门级TWS耳机到中端产品再到旗舰降噪产品的完整产品线。
233621 Zen 真无线主动混合降噪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233621 作为新晋潮流音频品牌,产品色彩丰富、设计线条流畅,这款 233621 Zen 真无线主动混合降噪耳机充电盒为粉饼盒设计的翻盖式,机身为磨砂质感,耳机为入耳式结构,通话麦克风位置向外突出,整体采用了大量的曲线设计,看起来非常美观。
内部电路方面,充电盒采用Type-C接口输入电源,内置思远半导体SY8803充电盒SoC负责电池的充放电,以及与MCU之间的数据读取,实现耳机的出入仓检测和调节电池电流等功能;一颗单片机负责电量显示等充电盒功能。充电盒采用圆柱型锂电池以适应内部结构,供应商是了SP超聚,容量1.85Wh约500mAh。
耳机部分,233621 Zen 采用混合降噪方案,前馈麦克风和后馈麦克风均采用驻极体麦克风拾音,主控芯片是高通QCC5124,集成了ANC主动降噪;耳机内还有一个MEMS硅麦用于通话拾音,QCC5124也支持高通的cVc通话降噪算法。此外,耳机采用了抗干扰效果更好的LDS天线传输无线信号;高通QCC5124还支持TWS+双路传输技术和aptX音频编码,与部分高通机型搭配使用会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233621 Zen 支持触控,通过大面积的电容贴片和赛普拉斯psoC 4000S系列触控MCU实现;耳机支持入耳检测功能,有红外线光学传感器;耳机内还有霍尔元件进一步提高出入仓检测的精度;扣式电池来自重庆紫建,容量0.315Wh,支持充电5分钟听歌1小时的快充,便于使用,开启降噪续航7小时、关闭降噪10小时的续航数据也非常出色。
作为一款降噪耳机,233621 Zen外观简洁时尚,从硬件拆解来看用料较好,功能丰富,是一款旗舰级的真无线耳机。
苹果 AirPods Max 降噪头戴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苹果AirPods Max 头戴耳机在外观上突破了目前主流旗舰产品的设计,在头梁框架上采用不锈钢框架搭配紧绷的织物穹网的全新设计,减轻头部的压迫感,并且具有很强的透气性;不锈钢框架兼具强度、弹性,并采用柔软的材料包裹,提升触感;耳罩采用了磁吸固定方式,外层特制网面织物包裹,内部记忆棉填充。由于机身和内部悬挂结构等金属材料的加入,使得这款产品佩戴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重量。
外观结构上采用伸缩套杆搭配悬挂系统实现头梁长短调节和左右以及向下旋转。伸缩套杆有较强的阻尼感,可以固定在任何位置。悬挂系统结构是这款产品很大的亮点。不但具备基本的旋转结构,还兼具了无需导线的左右耳机互通,并搭配佩戴位置传感器单元,实现佩戴状态检测;我爱音频网使用一根卡针就拆卸了头梁的便捷结构,极大提升了产品的组装灵活性。
苹果AirPods Max在内部结构上,用料十足,结构复杂有序,排列规整。由于内部仅有单独的一个腔体,中间大面积被扬声器单元占据,其余组件分布在四周;组件之间均通过连接器连接,降低人工的参与,提升组装的便捷性。
为了提升电池容量有效利用空间,采用了的一分为二解决方案,不过两块电池均位于右耳内,这也使得左右耳机重量有所差别;两只耳机内总共配备了9颗麦克风单元,两颗分别位于音腔盖板内侧用于收集耳道内部噪音,其余七颗分布在腔体壁上用于降噪和通话功能,这也是目前我爱音频网拆解过的众多头戴耳机中采用麦克风数量最多的一款。
两侧主板主要配置相同,两只主板上分别采用了一颗苹果H1主控芯片,为耳机各项功能完美运行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并且还配备了意法半导体单片机进行整机控制。同时苹果定制电源管理IC,为电池充电放电提供保障;凌云逻辑音频放大IC,用于驱动耳机单元;其他方面还采用了众多德州仪器元件。
总的来说,相较于传统的头戴耳机而言,AirPods Max头戴耳机不论是从外观设计还是内部结构设计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可拆卸的金属链接耳机结构、左右耳采用独立主控芯片苹果H1、两只耳机内总计配备9颗麦克风单元等等,众多特点都使得这款头戴耳机成为行业产品的革新者。
apple苹果 国行HomePod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苹果HomePod mini 采用圆形的小巧机身,配备了强劲的性能。继承了上代产品 HomePod 的各项功能,并新增广播功能,实时连接苹果生态设备,能够以广播的形式相互传递信息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并且售价仅为上代产品的三分之一,有效弥补了苹果智能音箱产品线的不足。
内部结构上,保持着苹果的一贯水准,做工精致,环环相扣,细节处理谨慎入微。音箱底座由三个组件组成分别用于固定防滑底座和固定织网,组件衔接位置鲨鱼鳍式缓冲垫设计更能提升减震效果。
内部主体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依次为背光触控板、主板、金属散热片、音腔和导音锥,组件衔接部分均配备有较厚的缓冲垫。部分缓冲垫还采用了特殊外形,提升减震效果。音腔内包括一颗全频驱动单元,两侧两个苹果设计的振动抵消无源辐射器,提升低频延伸和呈现360度环绕声场。
总的来说这款产品虽然体积小巧,但内部拥有很高的集成度,从而来实现360 度音频、智能助理、家居控制、组合立体声以及新增的广播等各项功能。而最大的遗憾便是电池的缺失,使这款产品虽然小巧,但缺乏一定的便携性,主要应用场景属于家庭内居多。
Anker Liberty 2 Pro 真无线蓝牙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ANKER Liberty 2 Pro 充电盒采用鹅卵石造型,手感细腻,滑动式的打开方式比较有趣,开盖即连;耳机腔体较大,横置在充电盒中,所以充电盒内部的结构设计非常紧凑。充电盒支持无线充电,采用了劲芯微的CV8013N接收芯片。虽然充电盒内部空间紧凑,里面还是放下了一块500mAh的电池,可给耳机充电四次;耳机内也有一块65mAh的电池,可以提供8小时续航,总续航可达32小时;耳机还支持快充,充电10分钟听歌2小时。
耳机的设计也很有新意,黑灰配色、隐藏式LED指示灯、出音孔的金属防尘网和充电磁吸模块均为金色,整体很有品质感。内部各功能区包括充电模块、按键模块和通话麦克风模块直接焊接在主板上,主板为月牙形,通过金属罩连接加固,并为电池留出空间。不过耳机入耳处较短,音腔相对较大,耳道小的朋友佩戴舒适性可能会降低。
ANKER Liberty 2 Pro采用了同轴圈铁技术,11mm动圈+楼氏定制的动铁单元,分别负责中低频和高频,获取更宽的频宽范围,得到更好的高低频延伸和信息量,在保持小巧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音质。此外,耳机的主控芯片为高通QCC3020,支持蓝牙5.0和aptX,使用Soundcore APP可以定制个性化音频,也有多种EQ可选。作为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兴音频品牌,ANKER Soundcore声阔目前推出的产品,在新技术的选用和内部设计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Amazfit华米 Powerbuds真无线运动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PowerBuds虽是华米科技推出的首款TWS真无线耳机,但是内置了PPG心率传感器,延续了华米把运动和生活结合的产品理念,内部的设计和做工也都比较出色。
Amazfit PowerBuds巧妙利用充电盒空间,在盒盖内置了一对磁吸式运动耳挂,不用时可以磁吸在充电盒内,不占用空间,使用时只需吸附到耳机上,让运动佩戴更稳固,设计十分巧妙。耳机触控区域采用点阵式图案,黑红配色看上去很有运动气息。
耳机和充电盒内部电路集成度较高:充电盒采用矽力杰充放电管理和ST意法半导体的MCU主控;耳机主控芯片为络达旗舰级的AB1552,功耗低、连接稳定;耳机内还有ST意法半导体的加速度传感器、美信的MAX86170B心率传感器,可以更好地监测运动状态,并通过语音实时提醒使用者,最后在手机APP内查看详细运动信息。
此外,Amazfit PowerBuds还支持双麦降噪技术和环境音监听模式,支持触控,支持IP55级防尘防水,耳机开启心率监测续航约8小时,是一款表现比较全能的TWS真无线耳机。
Amazon亚马逊 Echo buds 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亚马逊Echo Buds的设计风格与国内TWS耳机追求轻巧和线条设计不同,比较直接、质朴。充电盒和耳机的尺寸都比较大,应该是主动降噪功能、语音唤醒功能及众多IC和传感器的加入使得功耗较高,为保证续航而采用了大电池。充电盒采用双电池并联的方式,电池容量1048mAh,耳机内的电池容量为0.4Wh,在支持快充的情况下充电盒电池容量有些大,使得整体的设计、尺寸和重量都有一定影响。
亚马逊Echo Buds采用瑞昱最新的RTL8763BO作为主控蓝牙芯片,不仅内置了锂电池充电管理,还支持LED驱动、触摸IC、监听功能等,是一款高性能的全能的TWS真无线蓝牙耳机一体化方案。耳机内还应用了Intel英特尔的IC,以及 ADI ADAU1777 数字信号编码器负责主动降噪,NXP恩智浦NXH2061近场磁感应通信(NFMI)芯片用于左右耳的音频流和数据传输。
此外,亚马逊Echo Buds采用楼氏双单元动铁扬声器和微型MEMS麦克风组成的声学模组,在提供高品质音频输出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声学结构的体积。加上耳机主板上的两颗麦克风,大大提升了抑制环境噪声和语音唤醒的效率。综合来看,亚马逊Echo Buds的硬件堆料十分豪华,而软件和用户体验上对国内用户来说还不够完善。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真无线降噪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Bose无线消噪耳塞是Bose首款支持主动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蓝牙耳机,耳机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家族式的风格,体积更小,不过相较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真无线耳机在体积和重量上还是不占优势,但是主动降噪效果的确非常出色。
充电盒盒盖为物理弹出结构,机身尺寸较大,内部空间充足。有线充电电源管理系统方面,Type-C接口输入电源,NXP恩智浦QN9080蓝牙低能耗MCU集成度较高,负责电池的充电管理、充电盒的整机控制,能与手机连接,方便固件升级等;软包电池的供应商是珠海冠宇电池,容量850mAh,可为耳机提供更长续航;无线充电方面,充电盒采用的方案是瑞萨电子 IDT P9225R,支持Qi标准,最高输出5W。
Bose无线消噪耳塞耳机内的布局和结构也非常清晰,空间充足,耳机内的主板和电池得以平行放置,前馈麦克风和通话麦克风都位于耳机底部平面,通过FPC与主板相连。耳机内有一个透明支架,既起到固定电池、隔离音腔的作用,同时也设计了低音倒相管,增强低音效果。比较夸张的是耳机采用了两个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用于更精准地监测佩戴状态。
Bose无线消噪耳塞耳机支持11个降噪等级,采用混合降噪方案,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底部,与通话麦克风距离相近,后馈麦克风位于出音孔处,结构设计上看起来没有特殊之处,应该是Bose在降噪算法上积累的优势较大,降噪DSP来自ADI亚德诺半导体,蓝牙主控芯片是高通QCC5127;耳机的触控方案来自赛普拉斯,扣式电池来自瓦尔塔,容量0.4Wh约108mAh,容量较大, 官方宣传单次续航约6小时。耳机和充电盒内采用了较多TI德州仪器和其他品牌定制的元器件。
除此以外,Bose无线消噪耳塞采用了新的“鲨鱼鳍”耳套,1号耳套针对东方人的耳廓进行了适配,以提高佩戴舒适度和降噪效果。综合来看,Bose无线消噪耳塞用料较好,内部电路保护十分到位,主打的主动降噪功能体验出色。
漫步者 DreamPods 真无线蓝牙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漫步者 DreamPods这款耳机主打AI骨传导通话降噪功能,经过我爱音频网的深度拆解,可以看到其耳机内部的确不同于其他支持通话降噪功能的耳机,内部电路上只有一颗MEMS硅麦,用于通话时拾取人嘴方向的声音;实现通话降噪效果还要依靠耳机内的一颗ST意法半导体的LIS25BATR语音加速度传感器,据悉该方案来自大象声科,可以将骨振动信号和麦克风信号融合优化,实时分离人声和环境噪声,提升通话清晰度,在任何嘈杂环境下都有着出色的通话降噪效果。
内部电路方面,漫步者 DreamPods充电盒支持无线充电功能,采用的是酷珀微CP2021 2.5W无线充电接收芯片,无线充电相关电路在一块单独的PCB板上;充电盒采用Type-C接口输入电源,电路上有圣邦微SGM4062过压保护IC,经昇生微SS881X降压后为内置电池充电;电池输出电流经MPS MP3414同步升压IC升压后为耳机充电;充电盒采用的软包电池来自惠州超聚,容量500mAh。
耳机方面,漫步者DreamPods为类AirPods设计,不过体积较大。耳机内部有一条FPC串联了扬声器单元、语音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入耳检测传感器,还有一条FPC连接圆柱型锂电池和通话麦克风,两条FPC通过连接器与主板相连。耳机的蓝牙主控芯片为恒玄BES2300ZP,支持蓝牙 5.0和IBRT低频转发技术,没有主从限制;耳机采用了较大面积的LDS蓝牙天线,增大信号收发的面积;电池来自微电新能源,容量30mAh,主板上有TI德州仪器的BQ25101H充电IC为其充电;主板上还有一颗意法半导体的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敲击操作;扬声器尺寸13mm与宣传一致。
TWS耳机之所以能够火爆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无线连接给听音乐和打电话带来的便利性,此次漫步者DreamPods搭载的新型AI骨传通话降噪技术,能够有效隔绝周围人声和环境噪声,让用户在嘈杂环境中自如地通话,传递清晰的声音,同时拥有更私密的通话体验,将会成为继主动降噪功能后TWS真无线耳机市场的又一大热点。
earsopen逸鸥 PEACE TW-1 真无线骨传导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逸鸥 PEACE TW-1耳机采用分体式无线化设计,佩戴时需夹在耳朵上,体验较为奇特;耳机的单耳重量约为10g,“T型结构”设计可以确保稳定佩戴,充电盒体积较大但重量较轻,放在包里也是比较便携的。日常使用场景与传统骨传导蓝牙耳机相近。
内部电路方面,逸鸥 PEACE TW-1充电盒通过USB-C接口输入电源,由一颗丝印HT3212的电源管理IC负责电池的充放电及电量指示,电路非常精简,软包电池容量为430mAh。
逸鸥 PEACE TW-1耳机采用了络达AB1532蓝牙音频SoC,支持蓝牙5.0,双耳直连并发,集成度较高,支持音频解码器、降噪和回声消除功能,整合锂电池充电控制器等,大大减少了耳机内元器件的数量;耳机采用FPC天线传输蓝牙信号,两颗歌尔的硅麦用于通话降噪;芯片输出的音频信号经由TI德州仪器TPA2011D1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驱动骨传导单元发声。
华为FreeBuds Studio 降噪头戴蓝牙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华为FreeBuds Studio 无线头戴耳机整体外观简约时尚,不锈钢圆柱形纤细支臂、耳机头梁一体化设计均提升了产品的外观辨识度;结构功能性上也比较完整,可实现上下左右旋转和伸缩,提升个性化佩戴;唯一缺席的是折叠结构,但相对于本就不大的体积加上便携收纳包,对整体影响相对较小;耳罩采用的亲肤双层蛋白皮革材质,也使佩戴更加舒适。
内部结构配置上,可以看做是镜像设计。扬声器单元采用40mm高分子复合振膜喇叭,搭配HiFi芯片,提供低失真的高音质表现。并且扬声器单元倾斜放置更加符合人的耳廓结构,使声音能够更好地被耳朵接收;大面积的电容式佩戴检测传感器实现更为精准的检测,耳机上采用四个MEMS麦克风和四个驻极体麦克风的组合。
左右耳机内均配备有ATL新能源的410mAh锂离子电池,组成的820mAh总电池容量,可实现降噪模式下20h的续航时间。并配备了德州仪器BQ25601电池充电管理和系统电源路径管理IC;还采用了芯片TWS架构,同时增加4根天线分集接收增强灵敏度。
主动降噪方案采用了ADI亚德诺半导体音频DSP芯片,左右耳内又分别配备四颗麦克风单元,实现更为精准的环境噪音检测,达到更为深度的降噪表现。主板上还均采用了一颗华为自研麒麟Hi1132芯片,用于蓝牙连接。不同点是右耳还采用了一颗意法半导体超低功耗微控制器用于整机控制,和实现触控操作的Azoteq电容触摸控制器等。
整体来说,作为华为首款头戴式耳机,华为FreeBuds Studio拥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并且凭借着强悍的配置,使得这款产品各项功能都发挥到了极致。左右镜像式的结构配置,也体现出了华为在头戴耳机上对于彻底无线化的探索;大量采用的BTB连接器连接,也反应出了华为全自动化生产的进程。
华为FreeBuds Pro真无线降噪耳机
我爱音频网编辑点评:
华为FreeBuds Pro充电盒外观保留了此前华为FreeBuds 3上的诸多设计元素,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在充电盒正面,配对按键的位置,金属合页处的设计以及耳机指示灯和充电指示灯的位置。耳机采用柄式入耳设计,以达到更好的主动降噪效果;耳机壳体采用了亮面的设计,与充电盒的磨砂质感成对比。
华为FreeBuds Pro充电盒内有一个塑料中框固定各内部结构,同时软包电池还单独使用塑料壳体固定;充电座舱内侧共有10颗磁铁分别吸附耳机和盒盖,增加了耳机放置和盒盖的稳定性;充电盒充电接口处采用金属板固定。充电盒的结构设计较好,也相应增加了充电盒的体积和重量。
内部电路方面,华为FreeBuds Pro无线充电版本,无线充电接收IC是ST意法半导体的STWLC33,由TI德州仪器TPS63810进行升降压转换;有线充电系统采用Type-C接口输入电源,内有德州仪器BQ25601负责电池充电管理,德州仪器TPS63810同步升降压转换器负责电池的充放电;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均支持快速充电;充电盒采用的软包电池来自来自ATL新能源;充电盒内部电路上还有AWINIC艾为AW9106B用于指示灯驱动,意法半导体STM32F411CE MCU负责充电盒的整机控制。
华为FreeBuds Pro耳机内的结构设计也比较有特色,耳机柄为方形设计,内有双主板通过软板连接,主控芯片有金属罩保护,有散热设计;最外侧盖板上下有两处抗风噪导管设计,利用流体力学降低风噪;同时耳机外侧壳体还采用了双天线设计,增加信号覆盖的面积,提升连接稳定性;耳机内部的扬声器单元单独密封,采用塑料支架固定;音腔内一条FPC连接了扣式电池、扬声器单元、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和后馈麦克风;元器件较多,结构设计复杂。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