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为什么周杰伦唱完这首歌 1万个留学生都哭了

知识问答 2022-03-11 21:54:17 admin
为什么周杰伦唱完这首歌,1万个留学生都哭了?

1
一首上万留学生都会流泪的歌
上周六,小公举周杰伦把他的「地表最强世界巡回演唱会」开到了伦敦。

为了看这场演唱会,许多留学生和小编一样,都从欧洲各地赶来,除了英国本地,还有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从来没聚这么齐过。
在温布利体育馆座无虚席,然而谁也没有料到,
本来热闹欢乐的如同大Party的演唱会现场,因为周杰伦突然的一句问话,让大家泪奔了。
在场有留学生吗?
送给你们一首想家的歌吧 《稻香》
稻香 周杰伦 - 魔杰座

当唱到副歌「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时,全场万人也跟着周杰伦一起大合唱,粉色荧光棒舞成一片海洋。
异国他乡的孤独生活,贯穿青春的美好回忆,以及大合唱的走心演绎,这场演唱会最终变成了上万留学生们的「聚众想家」。
想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DanLewis: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件没穿过的衣服,把头埋进衣服里,闻到的全是家的味道。
想家是每个留学生都会有的情绪。
「你想家了吗,我很想 」
来英半年后的一个夜晚,我与室友在厨房里做晚饭,她低头切菜,头也没抬,突然用淡淡的语气提出了这个问题。
她从来不是一个矫情的女生,学业优秀,平时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干脆利落,因此当她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时,我不禁一阵愕然,而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是的,家,又有谁会不想呢?

@无言上西楼:我起床、穿衣、洗漱、出门、穿鞋后,回头喊了一句,走了啊。然后突然愣在原地,出来3年了,还是不能习惯
在想家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走过一条艰难的路。
在留学的初期,我的生活几乎是一片混乱。我没有朋友,却有很多时间;不想出门,却在宿舍闲得发慌。对新环境的一切都不习惯,只好连带着封闭自己,拒绝去改变和适应。

我不习惯下课以后不再有家人精心准备的热气腾腾的中餐,不习惯季节变化时没有人提醒多穿衣的嘱咐,也不习惯没有了「捱过这几天便可回家」的热切期盼。
那时候每天最快乐的时间便是与家人视频的1个小时,但很多时候,每当视频上闪出家人的样子,想说出第一句话时,才发现心里很酸。

@keazhang:跟妈妈视频,妈妈以为已经挂断了,然后看到手机里的妈妈抹眼泪。
想家的情绪来势汹汹,常常令我们无法自拔。
其实,我们所想的很简单,不过是家里亲切的人、熟悉的物、以及与这些人和物共同经历的那些事。

那时候才发现,20年多来所积累的坚强,也可以因这遥远的6000英里而顷刻瓦解。

@英国吃货那些事:复习很累,去公园散步放松,遇到一个老爷爷在唱英文歌。他看见我来了,突然用中文唱了首《故乡的云》,我整个人哭成狗。后来才知道他是位老华侨。

留学初期出现的这种严重的「想家」问题或许带有一定的极端性,但乡愁却是普遍存在于留学生心中的问题。
回国的时候,我遇见了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她初中就被送去美国读书,一年回国一次,比同龄人成熟懂事很多。
一次在车上,她爸爸跟我们夸奖女儿,说我女儿特别独立,在美国自己租房自己考驾照自己做饭自己搬家,完全不用我操心。然后妹妹在旁边眼泪就掉下来了。后来我们单独聊天的时候,她小声说:「前几年真的很难熬,特别想回家」。

同样在英国留学的我理解她的感受,明白她在尚未成年时选择离开父母独闯美帝时放弃了什么。
在漫长的「乡愁」后,往往伴随而来的是痛苦的自我否定,纠结自己的选择是否错误,产生很多消极情绪情绪,比如「我很没用」「我的痛苦别人为什么不知道」「我为什么交不到朋友」。
一开始,我的确因为这样胡思乱想而心情低落。
在又一个糟糕的早晨,我决心努力摆脱这种负面情绪,开始尝试着思考一些问题:
「你当初为什么要出国」
「你有想过要放弃吗」
「陷入这些情绪会对你的现实生活有改变吗」
「你有尝试着做些什么来适应新环境吗」
我回想起当初为了这次的出国曾经做过的漫长准备,由备考雅思,准备各种材料申请大学,等待offer,申请签证,每一个环节过得都并不轻松,而这一切都正是为了能来到这里,如今我已经做到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快乐地过呢?


@mjm-GWHS:在人生的路上,许多时候都需要靠自己去克服这种孤独感。介于中间的人不一定是在迷茫中徘徊着,而是在寻找着只属于自己的路途,然后继续向前。
既然现在的环境是我的选择,而且不可改变,那我应该尝试改变我自己,我决定踏出第一步。
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习上,鼓起勇气去跟班级的同学交流,课后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每周督促自己学会一道新菜,周末约着和朋友去运动或者看演出。
有一个朋友多次邀请我去她家,盛情难却下,我答应了,在她房间的照片墙上,我惊讶地发现了许多熟悉的场景,那些地方我也曾经走过。
后来在闲聊中,我们发现了彼此身上的诸多共同点,我们都爱看英剧,都喜欢一部叫做《瑞克和莫蒂》的动画片,甚至都饭一个来自日本的小众乐队。那天她跟我说:「其实刚入学那会,我就很想认识你。」
想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DanLewis: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件没穿过的衣服,把头埋进衣服里,闻到的全是家的味道。
想家是每个留学生都会有的情绪。
「你想家了吗,我很想 」
来英半年后的一个夜晚,我与室友在厨房里做晚饭,她低头切菜,头也没抬,突然用淡淡的语气提出了这个问题。
她从来不是一个矫情的女生,学业优秀,平时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干脆利落,因此当她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时,我不禁一阵愕然,而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是的,家,又有谁会不想呢?

@无言上西楼:我起床、穿衣、洗漱、出门、穿鞋后,回头喊了一句,走了啊。然后突然愣在原地,出来3年了,还是不能习惯
在想家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走过一条艰难的路。
在留学的初期,我的生活几乎是一片混乱。我没有朋友,却有很多时间;不想出门,却在宿舍闲得发慌。对新环境的一切都不习惯,只好连带着封闭自己,拒绝去改变和适应。

我不习惯下课以后不再有家人精心准备的热气腾腾的中餐,不习惯季节变化时没有人提醒多穿衣的嘱咐,也不习惯没有了「捱过这几天便可回家」的热切期盼。
那时候每天最快乐的时间便是与家人视频的1个小时,但很多时候,每当视频上闪出家人的样子,想说出第一句话时,才发现心里很酸。

@keazhang:跟妈妈视频,妈妈以为已经挂断了,然后看到手机里的妈妈抹眼泪。
想家的情绪来势汹汹,常常令我们无法自拔。
其实,我们所想的很简单,不过是家里亲切的人、熟悉的物、以及与这些人和物共同经历的那些事。

那时候才发现,20年多来所积累的坚强,也可以因这遥远的6000英里而顷刻瓦解。

@英国吃货那些事:复习很累,去公园散步放松,遇到一个老爷爷在唱英文歌。他看见我来了,突然用中文唱了首《故乡的云》,我整个人哭成狗。后来才知道他是位老华侨。

留学初期出现的这种严重的「想家」问题或许带有一定的极端性,但乡愁却是普遍存在于留学生心中的问题。
回国的时候,我遇见了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她初中就被送去美国读书,一年回国一次,比同龄人成熟懂事很多。
一次在车上,她爸爸跟我们夸奖女儿,说我女儿特别独立,在美国自己租房自己考驾照自己做饭自己搬家,完全不用我操心。然后妹妹在旁边眼泪就掉下来了。后来我们单独聊天的时候,她小声说:「前几年真的很难熬,特别想回家」。

同样在英国留学的我理解她的感受,明白她在尚未成年时选择离开父母独闯美帝时放弃了什么。
在漫长的「乡愁」后,往往伴随而来的是痛苦的自我否定,纠结自己的选择是否错误,产生很多消极情绪情绪,比如「我很没用」「我的痛苦别人为什么不知道」「我为什么交不到朋友」。
一开始,我的确因为这样胡思乱想而心情低落。
在又一个糟糕的早晨,我决心努力摆脱这种负面情绪,开始尝试着思考一些问题:
「你当初为什么要出国」
「你有想过要放弃吗」
「陷入这些情绪会对你的现实生活有改变吗」
「你有尝试着做些什么来适应新环境吗」
我回想起当初为了这次的出国曾经做过的漫长准备,由备考雅思,准备各种材料申请大学,等待offer,申请签证,每一个环节过得都并不轻松,而这一切都正是为了能来到这里,如今我已经做到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快乐地过呢?


@mjm-GWHS:在人生的路上,许多时候都需要靠自己去克服这种孤独感。介于中间的人不一定是在迷茫中徘徊着,而是在寻找着只属于自己的路途,然后继续向前。
既然现在的环境是我的选择,而且不可改变,那我应该尝试改变我自己,我决定踏出第一步。
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习上,鼓起勇气去跟班级的同学交流,课后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每周督促自己学会一道新菜,周末约着和朋友去运动或者看演出。
有一个朋友多次邀请我去她家,盛情难却下,我答应了,在她房间的照片墙上,我惊讶地发现了许多熟悉的场景,那些地方我也曾经走过。
后来在闲聊中,我们发现了彼此身上的诸多共同点,我们都爱看英剧,都喜欢一部叫做《瑞克和莫蒂》的动画片,甚至都饭一个来自日本的小众乐队。那天她跟我说:「其实刚入学那会,我就很想认识你。」
从这段友谊开始,我终于慢慢融入了异国的学习生活,也渐渐理解到,想让一滴水不干涸的办法只有一个:融入浩淼的大海里。

@飞吧飞:在外也没有很久,要珍惜一个人独立的时光。年轻的时候为自己积累一些什么也好,即使想家想父母,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成为独立的自己,这才是成长。想念也是一种动力,陪伴我们长大。


我认为,有家可想的人是幸福的,但「过度想家」却是痛苦的。
当你经过一番艰辛,终于越过留学的「想家」关后,你会发现,家,应该是你经历风霜雪雨后温暖的港湾,而不是一种心灵上沉重的负担。

想家吗?
我很想
在国外,我很努力
毕竟,只有更加努力,才不负分别。

英国留学美国留学日本留学欧洲留学大学留学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