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从生物专业到香港金融高管 他抓住了几次关键机会
知识问答 2022-03-14 00:41:21 admin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本科学习生物医学工程却跨界金融行业的成功职业经理人,Jason他现任某美资银行的基金分析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以及助理副总裁,Jason究竟是怎样完成戏剧性的职业跨越的呢?我们现摘录部分他在阿米哥香港新锐实习交流群中的讲座内容,分享给大家!
我是如何走上金融行业这条路的先说结论:进入金融行业,不一定非得是金融专业;但跨专业入行毕竟不简单。具体可以从何入手呢?其实我认为比较关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增加与金融相关的经验与能力,具体我有几个建议:
1:如果你有对于金融某些领域可能用得上的hard-skill(譬如语言、编程、数学统计等),那么可以借此入行;
2:如果你从业于金融行业的辅助职能,比如行政,人事,财务,IT等等,也可以找机会入行;
3:此外,你还可以先进入门槛较低一点的金融衍生行业或是金融相关服务行业就业,比如说汤森路透、彭博、咨询、金融媒体、四大等等,再找机会深入金融行业;
4:如果你已经有了工作经验,但经验和金融没有相关性,那么多数人会选择通过深造,比如读MBA,来找到进入金融领域的机会,但坦白讲,这个路径可能会比较曲折坎坷;
5:如果你已经有了工作经验,而且你的工作经验和金融领域有所交集的话,其实可以找机会设法发展到金融领域中去,比如说你有用得上的hard-skill,加上在工作中积累了好的口碑,又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金融领域的人脉,通过这些,你可以找到机会。
事实上,现在你们还有一个选择,很遗憾我当年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否则在面临一些职业方向的取舍时,我可能会少一些犹豫,更快找到方向。你们可以参加金融方面的短期实习,比如说利用很短的时间,来香港这样一个金融行业十分发达、十年以上的专业人士又非常密集的环境来实习。这种经历,是能够积累你在行业上的见识,积累有利经验的。
无金融专业背景人士,应如何找到入行机会
先说结论:进入金融行业,不一定非得是金融专业;但跨专业入行毕竟不简单。具体可以从何入手呢?其实我认为比较关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增加与金融相关的经验与能力,具体我有几个建议:
1:如果你有对于金融某些领域可能用得上的hard-skill(譬如语言、编程、数学统计等),那么可以借此入行;
2:如果你从业于金融行业的辅助职能,比如行政,人事,财务,IT等等,也可以找机会入行;
3:此外,你还可以先进入门槛较低一点的金融衍生行业或是金融相关服务行业就业,比如说汤森路透、彭博、咨询、金融媒体、四大等等,再找机会深入金融行业;
4:如果你已经有了工作经验,但经验和金融没有相关性,那么多数人会选择通过深造,比如读MBA,来找到进入金融领域的机会,但坦白讲,这个路径可能会比较曲折坎坷;
5:如果你已经有了工作经验,而且你的工作经验和金融领域有所交集的话,其实可以找机会设法发展到金融领域中去,比如说你有用得上的hard-skill,加上在工作中积累了好的口碑,又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金融领域的人脉,通过这些,你可以找到机会。
事实上,现在你们还有一个选择,很遗憾我当年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否则在面临一些职业方向的取舍时,我可能会少一些犹豫,更快找到方向。你们可以参加金融方面的短期实习,比如说利用很短的时间,来香港这样一个金融行业十分发达、十年以上的专业人士又非常密集的环境来实习。这种经历,是能够积累你在行业上的见识,积累有利经验的。
什么样的短期金融实习,有参加的价值
但是,面对这种短期香港金融实习项目的选择,同学们可能会比较犹豫,不知道怎样选择才真的对自己有帮助,因为确实其中有些项目是很水的。我认为,判断一个项目究竟是否有参加的价值,需要具体分析,下面就简单给出几个筛选标准,供大家参考:
1:第一,要看活动中,你能够面对面接触到的金融行业专业人士,究竟是什么量级的,能达到的交流深度如何。拿阿米哥香港金融新锐实习项目来说,它有大咖,比如博道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孙明春。在香港金融圈,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在不同的金融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像他这样的资深金融专业人士交流,你能了解你想要去的金融行业,包括你感兴趣的细分领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为求职的准备工作指明目标,同时,也能验证,你自己究竟是不是适合金融领域;
2:第二,要看这个项目除了能够写进简历之外,是不是还能为你的面试加分。比如我在面试候选人时,就喜欢问 你为什么选择香港,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这样的问题,如果此时候选人能够有故事可讲,比如自己曾经通过参加短期的实习项目,主动观察和了解过香港金融行业的真实情况,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确实很喜欢香港金融业,明确自己为什么适合香港金融业,作为面试官,我认为听到这样的回答,是很有说服力的;
3:第三,要看项目日程的紧凑程度。比如 去迪士尼观光 这种日程,明显 水分 就比较大;但要是能看到一些技能性培训的内容,我觉得会比较有价值。因为我在招聘时,总能看到候选人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但书本知识在工作时是用不到的,真正有用的是实际业务的需求;而这些实战层面的东西,只有在实操过程中,或是在在职培训中,才能得到。所以日程中如果包含了这种针对性的培训,是一个加分项。
香港留学工程专业生命/辅助医学专业留学专业解读留学行前准备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