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关注杨振宁的时候 却忘了这位来自台湾的华人大咖
知识问答 2022-03-13 21:18:25 admin
你们在关注杨振宁的时候,却忘了这位来自台湾的华人大咖
1
杨振宁介绍
日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正式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通过网络传遍全国,引发网友间的热议。 杨振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曾表示他的有些美国朋友并不支持他放弃美国国籍的行为。
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为杨振宁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尽管面临一些人的不理解,但这次放弃美国国籍,可谓是现年94岁的杨振宁真正落叶归根。 然而就在网友们为杨振宁的回归而议论纷纷之时,另一位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的华人教授 姚期智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 一时间,姚期智是谁?图灵奖到底是个什么奖项?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图灵奖奖杯
其实,这位首位获得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的华人科学家在寻根之路上遇到的艰难或阻力或许比杨教授更多。
从上海到台湾到美国,再到大陆
公开资料显示,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的姚期智出生于1946年的上海,后因战争,随家人迁入台湾。 1967年,成绩优异的姚期智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1975年至1986年,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86年开始担任普林斯顿大学William and Edna Macaleer工程与应用科学系教授。 姚期智的前半生近乎完美,出国留学,而后留校任教,优秀让他在西方科学界声名大噪。
2000年,姚期智获得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图灵奖,成为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也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唯一华裔计算机科学家。 可就在获得图灵奖四年后的2004年,姚期智毅然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回到中国大陆,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并在清华先后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
随工作的变动,姚期智的身份也从中华民国公民变成了美国公民。
如今,70岁的姚期智又从美国公民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姚期智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我于2004年辞去美国普林斯顿教职,回归祖国,在清华大学投入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划时代壮举。多年来,得以培养我们的青年才俊,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 此次感谢中科院特别立法,让我由外籍院士转为本国院士。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觉得万分的欣慰与骄傲! 图灵奖得主结缘清华园
2002年5月,姚期智曾回国,与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学者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在这一次的访问中,清华学子的聪颖勤奋给姚期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4年,当姚期智离开美国的时候,他卖掉了美国的房子,全职回国。
姚期智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在三大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 他的回国使得清华的计算机学科第一次集齐了理论、应用、系统结构和软件四大领域的优秀学者,这样完备的教研阵容即使在世界顶级大学也十分罕见。
重科研更会教学
众所周知,国内大学对科研成果的考核重过教学,这造成国内一些教授科研水平很高、教学水平却不高的现状。 清华新闻网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2010级本科生王君行,在姚期智及其夫人储枫教授的亲自指导下,本科二年级就发表了第一篇全英文学术论文,从此走上了科研道路。
当时,姚期智在课上向同学们介绍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并将这一著名问题与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保障问题相联系,希望同学们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本科一年级同学们 毫不示弱 ,像往常一样自发组成小组展开讨论。一小节课后,姚期智请几个认为已找到答案的小组进行演示。有趣的是,每当一组演示时,其他小组就会直接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错误,台上台下讨论得十分热烈。 当姚期智看到大家 你一言我一语 一步步向正确结果靠近时,他起身准备宣布标准的解决方法。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君行站了起来,打断他说: 我还有一个方案! 王君行走上讲台,起笔写了四五行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算法。不像刚才大家七嘴八舌的 互挑毛病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姚期智后来回忆说,当王君行写出他的算法时,大家都觉得可能是错的,因为太简单了。但几分钟后,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位一年级学生真的解决了一个困扰学术界30年的问题。 课后,姚期智给王君行发了一封邮件,鼓励他把课上的算法进一步深入整理成论文。此后数月,姚期智夫人储枫教授自愿协助他修改论文,并就投稿期刊提出建议。 2011年,王君行将这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上。从此,王君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科研之路。 发现并引领年轻学子们成为科研工作者,成为了姚期智在回国后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科学界深耕多年的姚期智深深明白培养下一代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 姚期智曾说过 中国是我的祖国,我对同胞和中国的事情都有很深的感情。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还是非常深厚的,我对整个中国的感情非常深厚。 目前国内有一个很好的目标,要建设出几个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来,我觉得我现在能在清华参与这件工作也算是一件小小的贡献。希望能尽点儿微薄之力。
1
杨振宁介绍
日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正式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通过网络传遍全国,引发网友间的热议。 杨振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曾表示他的有些美国朋友并不支持他放弃美国国籍的行为。
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为杨振宁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尽管面临一些人的不理解,但这次放弃美国国籍,可谓是现年94岁的杨振宁真正落叶归根。 然而就在网友们为杨振宁的回归而议论纷纷之时,另一位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的华人教授 姚期智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 一时间,姚期智是谁?图灵奖到底是个什么奖项?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图灵奖奖杯
其实,这位首位获得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的华人科学家在寻根之路上遇到的艰难或阻力或许比杨教授更多。
从上海到台湾到美国,再到大陆
公开资料显示,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的姚期智出生于1946年的上海,后因战争,随家人迁入台湾。 1967年,成绩优异的姚期智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1975年至1986年,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86年开始担任普林斯顿大学William and Edna Macaleer工程与应用科学系教授。 姚期智的前半生近乎完美,出国留学,而后留校任教,优秀让他在西方科学界声名大噪。
2000年,姚期智获得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图灵奖,成为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也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唯一华裔计算机科学家。 可就在获得图灵奖四年后的2004年,姚期智毅然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回到中国大陆,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并在清华先后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
随工作的变动,姚期智的身份也从中华民国公民变成了美国公民。
如今,70岁的姚期智又从美国公民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姚期智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我于2004年辞去美国普林斯顿教职,回归祖国,在清华大学投入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划时代壮举。多年来,得以培养我们的青年才俊,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 此次感谢中科院特别立法,让我由外籍院士转为本国院士。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觉得万分的欣慰与骄傲! 图灵奖得主结缘清华园
2002年5月,姚期智曾回国,与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学者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在这一次的访问中,清华学子的聪颖勤奋给姚期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4年,当姚期智离开美国的时候,他卖掉了美国的房子,全职回国。
姚期智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在三大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 他的回国使得清华的计算机学科第一次集齐了理论、应用、系统结构和软件四大领域的优秀学者,这样完备的教研阵容即使在世界顶级大学也十分罕见。
重科研更会教学
众所周知,国内大学对科研成果的考核重过教学,这造成国内一些教授科研水平很高、教学水平却不高的现状。 清华新闻网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2010级本科生王君行,在姚期智及其夫人储枫教授的亲自指导下,本科二年级就发表了第一篇全英文学术论文,从此走上了科研道路。
当时,姚期智在课上向同学们介绍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并将这一著名问题与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保障问题相联系,希望同学们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本科一年级同学们 毫不示弱 ,像往常一样自发组成小组展开讨论。一小节课后,姚期智请几个认为已找到答案的小组进行演示。有趣的是,每当一组演示时,其他小组就会直接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错误,台上台下讨论得十分热烈。 当姚期智看到大家 你一言我一语 一步步向正确结果靠近时,他起身准备宣布标准的解决方法。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君行站了起来,打断他说: 我还有一个方案! 王君行走上讲台,起笔写了四五行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算法。不像刚才大家七嘴八舌的 互挑毛病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姚期智后来回忆说,当王君行写出他的算法时,大家都觉得可能是错的,因为太简单了。但几分钟后,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位一年级学生真的解决了一个困扰学术界30年的问题。 课后,姚期智给王君行发了一封邮件,鼓励他把课上的算法进一步深入整理成论文。此后数月,姚期智夫人储枫教授自愿协助他修改论文,并就投稿期刊提出建议。 2011年,王君行将这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上。从此,王君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科研之路。 发现并引领年轻学子们成为科研工作者,成为了姚期智在回国后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科学界深耕多年的姚期智深深明白培养下一代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 姚期智曾说过 中国是我的祖国,我对同胞和中国的事情都有很深的感情。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还是非常深厚的,我对整个中国的感情非常深厚。 目前国内有一个很好的目标,要建设出几个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来,我觉得我现在能在清华参与这件工作也算是一件小小的贡献。希望能尽点儿微薄之力。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