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后思维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识问答 2022-03-18 01:47:09 admin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5年间,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长率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2008、2009年,其增长率甚至一度超过了50%。留学越来越普遍化,而在留学过程中,不少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下面提到的这些想法和习惯的改变,你“中枪”了几条?
隐私意识加强,不喜欢主动打探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别人打探自己的隐私没出国之前仅仅觉得内心是想要独立的,但是很多时候会被国内社会环境洗脑,有些事情觉得就应该男人去承担,在国外生活久了,在独立完成学业,事业上渐趋稳定上升的时候,觉得生活就是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跟自己是否有伴侣是否结婚都没有关系,结婚以后也是一个teamwork,两个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以此获得的尊重是深远的,也是值得的。
这两次回国渐渐发现我们这代人当中不乏优秀独立的女性觉得甚是欣慰。还记得两三年前偶然间读到这边的员工合同法中关于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定,才觉得自己以前好像没有受过教育一样,后来才明白在西方企业里男性员工小心翼翼的原因,即便是你夸赞女性同事都要小心用词防止任何有性暗示的词语,如果你是领导,不能因为对方是女下属而让对方做任何比如倒咖啡或者帮你一个私人的小忙,就更不用说利用自己的权力在女性下属身上谋取利益,在如果对方计较起来,职位很可能就不保了。这些事情在西方社会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并不是被主流价值观接受的。
女性独立意识增强,更加清晰性别歧视的概念
没出国之前仅仅觉得内心是想要独立的,但是很多时候会被国内社会环境洗脑,有些事情觉得就应该男人去承担,在国外生活久了,在独立完成学业,事业上渐趋稳定上升的时候,觉得生活就是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跟自己是否有伴侣是否结婚都没有关系,结婚以后也是一个teamwork,两个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以此获得的尊重是深远的,也是值得的。
这两次回国渐渐发现我们这代人当中不乏优秀独立的女性觉得甚是欣慰。还记得两三年前偶然间读到这边的员工合同法中关于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定,才觉得自己以前好像没有受过教育一样,后来才明白在西方企业里男性员工小心翼翼的原因,即便是你夸赞女性同事都要小心用词防止任何有性暗示的词语,如果你是领导,不能因为对方是女下属而让对方做任何比如倒咖啡或者帮你一个私人的小忙,就更不用说利用自己的权力在女性下属身上谋取利益,在如果对方计较起来,职位很可能就不保了。这些事情在西方社会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并不是被主流价值观接受的。
平等交流意识增强,被鼓励说出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意见
平等交流意识增强,被鼓励说出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意见
还在读硕士的时候跟教授讨论论文的时候偶尔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而被教授赞赏,这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教授明显是在极力鼓励学生这样的行为,甚至接受学生挑战他的观点。在其他的社交活动当中跟60多岁的人聊天没有任何代沟,有时候会完全忘记对方的年纪,不过这跟对方的性格有关系,一些不擅长聊天的即便是同龄人也会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于一些有良好的social skill的人,年龄根本不是障碍。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英国几十年前的社会跟现在差距远远小于中国同等时间段社会变革带来的差距,所以上一代人自然跟这一代人的思想差距没有太大,第二西方社会比较崇尚平等,并没有像东亚国家儒家文化的影响,彼此是独立的个体,没后长辈晚辈的概念。比如我们大部门的总裁,时不时转到我们座位附近跟我们聊两句,没有任何架子,没有任何的位高权重。
越来越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村
一旦习惯了跨越国界旅行,跨越半个地球去旅行亦成为平常事。去的地方并不一定是发达地区,也可以是非洲,南美,吸引我的是去看看世界上不同的角落不同的风土人情。五年前还未出国的时候总会觉得出国旅行生活或者工作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觉得选择变得丰富,可以在任何说中文或者英文的国家生存工作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决定去旅行的时候可以看着世界地图做选择
对西方穷人概念的新理解
由于欧洲社会的高福利,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国家相比,西方没有真正意义的贫困,所以自然对街头一些酗酒吸毒无所事事的流浪者渐渐不再报以任何同情。因为自己来自中国,至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穷人,所以在英国街头遇到这类人要零钱,从来不给,因为给钱他们可能会去买酒,如果遇到真正需要食物的人会买食物不会直接给钱。
这里有一次亲身经历,我和先生在街上遇到一个眼睛被打肿的人说自己钱包被抢身无分文需要我们帮助,于是我们带他到附近餐厅让其自己点餐,而且提醒他不要点啤酒。谁知道他还是点了一个有啤酒的套餐,结果被我老公鄙视说不能点那个,让他点汉堡和饮料,后来激起了他的情绪,那人开始哭,大概意思是说我就是个垃圾你们还给我买吃的。所以这些人看起来很可怜,但是也是x改不了吃x。自然对于西方极端左翼人群宣扬的这个国家依然有相当比例的的人在贫困线以下,我并不是很信服。因为越是社会底层,越能够享受国家福利最大化,他们至少可以保证有吃有穿有地方住,所以跟中国的穷苦人民没有任何可比性,中国的穷苦人民才是真正值得同情的。
对真正弱势群体的包容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善意,比如完善的残疾人设施,为残疾人提供的工作岗位,如果你对残疾人有歧视,那你就会被主流价值观所鄙视。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因为多年前车祸右腿截肢的女人,现在一直用假肢,看上去跟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一个长相很漂亮的女士,有一位爱自己的先生,有一双儿女,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医药方面的白领),我也看不到她脸上有任何自卑,她也毫不介意主动说出自己当初是什么事故造成截肢,她的生活跟任何其他中产家庭没有任何区别。
我只是内心感叹她能生在这样一个国家该是多么的幸运,在中国的大街上很少看到残疾人,更不容易看到残疾人出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比如超市收银员,酒店前台。如果他们缺了一条腿,其实并不会影响工作,甚至缺了一只胳膊也并不影响他们用一只手敲打键盘。如果设施健全一些,他们的出行也并不是很大的困难。另外也没有人会觉得娶了个戴假肢的女人吃了亏或者受人指点。
法律专业英国留学欧洲留学教育专业留学生活攻略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