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方法
步骤1
冬至习俗 北有小饺 冬节这天,北方人会吃饺子,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不仅如此,北方人在包饺子时,常常会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步骤2
南有汤圆 与北方人不同,南方人更钟情于汤圆。 有句俗语:“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说的就是南方人每逢冬至,会用糯米粉搓成面团,包上各种馅料,揉成一颗颗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口甜糯下肚,再配上随锅煮的甜汤,比山珍海味还美。
步骤3
潮汕祭祖 潮汕有句民谚是“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说外出的人无论如何,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拜神,不然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于是,这一天潮汕人会备齐猪、鸡、鱼等三牲和果品,在中午前到祠堂拜祭祖先,然后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
步骤4
苏州贺冬 苏州人每到冬至夜,会挂喜神像,拜祭祖先。家中小辈还要穿新衣到长辈处拜谒,又称“贺冬”,礼俗基本和过年一样。 不仅如此,这一天还要喝一年只做一次的冬酿酒,又叫做“酒娘“。是由米酒和桂花酿制而成,看着那金黄的色泽,闻着有桂花的幽香,入口绵甜,好不怡人。
步骤5
冬至数九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天翩然而至。 数九寒冬,人们便唱“数九歌”,一声一声数着季节的变迁,数着年岁的更迭: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冬至,古人还会绘制《九九消寒图》,在白纸上绘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 每日晨起梳妆时,佳人以胭脂随手涂抹一朵,待到九九八十一朵涂满,寒梅变作桃花,便是余寒消尽暖初回,推窗即见满园春色。
步骤6
冬至,这样重要的节气,它预兆着年关将近。 不管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潮州人的祭祖饭、苏州人的冬酿酒,每一碗美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期盼,叫做团圆。 于是,冬至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节日的祝福,而是时之岁末,你已经离开家太久,太久。
声明本文系本人根据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