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免疫力
知识问答 2022-04-11 12:38:53 admin
免疫力究竟是什么?如何提高免疫力?“问上医”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您解答关于免疫力的常见问题。
“免疫力”准确说法应该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即免疫系统抵抗外部病原微生物及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变性、被感染的自身细胞或物质的能力。概括来讲,免疫系统就是一心为排除“异己”,代表“人民的名义”存在的执法机关。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等)、组织(如淋巴结)、器官(如胸腺、脾脏等)及免疫分子(如抗体)组成的精密复杂的网络。正常情况下,网络中的成员会通力合作,对抗病原微生物之类的非法入侵者以及体内产生的背叛者,维持身体健康状态。
免疫力低下有什么表现?
需要明确的是免疫力低下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身体状态。在免疫力低下的状态下,人们通常有如下表现。
易被感染甚至是反复感染,感染后的症状要更为严重。免疫力低下的人不能快速消灭外部入侵的病原体,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症状。例如感冒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哮喘反复发作、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肺炎反复发作、腹泻反复发作,以及在外面餐馆吃了一个普通的菜,其他的人安然无恙,而你却上吐下泻。
导致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即免疫系统尚未建立反应机制和免疫系统功能性不强。
(1)免疫系统尚未建立反应机制
此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尽管免疫系统功能健全,但由于还未接触过一些病原体,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或反复几次免疫反应,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反应机制,才能在今后再遇到同样的病原体入侵时能够快速消灭它们。
这就好比刚买了台新电脑,尽管性能都很优秀,但是由于没有软件,依然无法工作。免疫系统初次或前几次接触病原体并建立反应机制,就等同于给这台“电脑”装“软件”。如果我们怕来不及,还可以给系统装上“盗版软件”,即打疫苗。或者给“电脑”装上有时间限制的“试用版软件”,即体外获得抗体,如通过母乳喂养获得抗体或直接注射抗体。
以下几种情况常是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建立反应机制造成的:
婴儿和儿童接触到的病原体的种类不多,在感染高发季节更有可能遇上其免疫系统从未接触过的病原体,导致感冒、发烧、腹泻等;
成年人去往新的环境旅游或生活,也常会遇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病原体,导致“水土不服”、旅行性腹泻等问题。
(2)免疫系统自身功能性不强
免疫系统自身功能性不强又可分为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功能自然衰退这四种情况。对应的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免疫系统这台“电脑”的硬件配置还不高、买来时漏掉了某个零件、配置被暴力损坏、用久了反应很慢这四种情况。免疫系统自身功能性不强的情况下,即使打开一个以前装过的软件都很慢甚至死机,更别提遇到一个新病原体,还需要装新软件了。
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大部分婴儿的免疫系统在出生时便具有完备的功能,但整个系统还远谈不上成熟。面对稍微弱小的敌人,他们能够自己战胜,尽管因为性能的原因花费的时间会长一些。如果遇到稍微凶猛一点的敌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常会力不从心,需要借助外援才能平安度过。无论是弱小的还是强大的敌人,婴儿的免疫系统都会奋起反抗,建立反应机制。这个过程既是在装软件,也是在磨练、刺激硬件赶快发育成熟。
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有些婴儿的免疫系统在出生时便不完备,无法独自完成整个免疫反应过程。
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因感染HIV病毒而患上艾滋病就属于这种情况。病人发病时,其免疫系统的功能被破坏殆尽,难以应对各种病原。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除艾滋病外,患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也会导致免疫功能缺陷,只不过没有那么严重。想了解更多关于免疫缺陷的知识,请点击: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自然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产生免疫细胞、免疫蛋白的能力在减弱,因此即使能够实现清除病原这一过程,也会因为清除速度过慢,导致出现问题。中老年人容易患癌症、患病之后恢复的慢就是这个原因。想了解为什么老年人免疫系统自身功能会减弱,请点击:T细胞:癌症免疫防线的战士和功臣。
提高免疫力严格来说是提升免疫系统功能。即通过各种方式,使免疫系统能够更好、更快、更彻底地应对体内原发或外部入侵的病原,保持身体健康的状态。因此,提升免疫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升级免疫系统的“软件”,让我们的免疫系统见多识广
优化升级免疫系统的“软件”,即在体内建立更多、更强的抗原-抗体反应机制。及时接种疫苗、适度接触一些病原是升级“软件”的重要手段。其中,科学接种疫苗是重中之重。
疫苗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披着“狼皮”的“羊”,是经过处理的具备“异己外表”但又不具备“战斗力(致病性)”的特殊病原体。疫苗注射进身体后,免疫系统会巡逻发现这些外表异常的病原体,然后启动免疫反应机制,产生针对性的抗体。因此,当下次真正的“狼”入侵身体时,会莫名其妙地发现有专门针对它们的特殊武器。此时“狼”的表情应该是一脸懵逼的。
(2)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免疫系统的“硬件”性能
“硬件”性能可通俗理解为免疫系统常备部队的战斗力以及在遇到病原后规模化训练出后援部队的能力。前者指的是正常状态下,体内免疫细胞及免疫物质的数量和性能。而后者则是指遇到病原后,免疫系统根据已建立的反应机制,产生免疫细胞、特定免疫蛋白及其他物质而作出应答的速度。
如果“硬件”性能好,病原根本来不及大规模复制就会被消灭,或者既使已经大规模复制也会被快速扑灭。这在身体上就表现为感染后不会出现严重症状,或者出现症状之后能够很快恢复。想要提高“硬件”性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积极锻炼。研究显示,坚持规律、不过分剧烈的运动,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增加。除此之外,经常锻炼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免疫系统细胞的工作效率更高。
(3)积极治疗,弥补免疫缺陷造成的防线亏空
用抗病毒药物及时救治。如果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风险增加(诸如T细胞异常引起的免疫缺陷),抗病毒药物,诸如用于治疗流感的金刚烷胺,用于治疗疱疹或水痘的阿昔洛韦,要在开始出现感染征象时立刻服用。这种情况下,及时使用合适药物将会挽救患者的生命。
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疾病(诸如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病)增加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的风险,应预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如果免疫缺陷病不影响抗体生成,可以预先接种疫苗。
干细胞移植可以纠正一些免疫缺陷病,特别是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病。干细胞通常自骨髓获取,有时亦可从血液获取(包括脐血)。一些大型医学中心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它通常用于治疗非常严重的疾病)。
在一些情况下,胸腺组织移植帮助治疗免疫缺陷。
期待基因治疗的手段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有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基因治疗已获得成功,但是因为有引发白血病的风险而尚未广泛应用。
(4)主动预防,避免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
洁身自好,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相比大人,婴幼儿经常容易出现发烧、感染等问题。很多爸妈们都以为是自家宝宝免疫力太低了,要想尽办法来提升。实际上,这是存在误区的。真正意义上的免疫功能低下,是指孩子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这样的孩子必须接受正规治疗。对于未患有免疫缺陷的婴幼儿,看似免疫力低下,其实往往是一种假象。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1)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得到足够的锻炼;(2)免疫系统自身“硬件”功能还存在进一步完善升级的空间;(3)孩子更容易接触到病原体,好动的天性及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在幼托机构或其他环境中有过多机会接触到感染源。因此小儿常容易遭受外部病原体的入侵。
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坚持母乳喂养。正常情况下,子宫里是没有病原体的,因此宝宝在生下来时,其免疫系统里还未建立任何免疫反应机制。母乳里有一些来自母亲的抗体,能够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保护宝宝。通俗来讲,就是可以通过母乳喂养给宝宝的免疫系统“装上了具有试用权的软件”。
多和宝宝互动,多带宝宝去户外。一方面可以少量接触一些病原,锻炼免疫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增加宝宝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
按照流程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让宝宝在不经历严重症状的前提下,建立更多免疫反应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将正常的身体组织也误认为是异己进而攻击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牛皮癣;
皮肌炎;
硬皮病。
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疾病是与免疫、遗传、代谢等因素相关,发生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还有血管、神经、结缔组织等部位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十大类近两百个疾病。
过敏可以简单理解为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即免疫系统将一种无害的物质误判为异己,引起免疫反应,表现出各种过敏症状的情况。这些引起过敏的物质被称之为过敏原,包括环境刺激物质如花粉、孢子、食物、药品,以及微生物如尘螨等。
大多数的过敏反应都是轻微的,但也有十分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这些严重的过敏反应被称为过敏性反应。过敏性反应是急症,如果不及时治疗过敏者可能很快就会死亡,而急救时可以注射肾上腺素。
想了解过敏反应时如何处理,请点击:过敏反应。
免疫疗法是用于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与化疗、放疗等传统癌症治疗方法不同,免疫疗法是通过激发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进而达到遏制癌症恶化的治疗手段,它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常见的免疫疗法有以下类型。
1.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s),它是癌症免疫疗法最广泛的应用形式。它们会阻止癌细胞用来关闭免疫系统的机制。这会让T细胞可以攻击肿瘤。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更多知识请点击:T细胞:癌症免疫防线的战士和功臣
2.细胞疗法
另一种免疫疗法被称作细胞疗法,包括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免疫细胞,从基因上改变它们使其能够攻击癌细胞,然后在实验室复制繁殖,再像输血一样输送回患者的体内。这种类型的治疗需要针对每位患者单独制造,目前仍是实验性的。
3.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是细胞疗法的替代疗法,不需要针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这些抗体是蛋白质,可以依附癌细胞和T细胞,这可以让T细胞靠近癌细胞,然后开始攻击癌细胞。双特异性抗体药物(Blincyto)已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一种罕见的白血病。
4.疫苗
癌症疫苗的目标则是在人患癌症后开始治疗。癌症疫苗会通过一些肿瘤细胞相关抗原来刺激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研究者希望其它疫苗可以和检查点抑制剂结合起来发挥作用。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