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么对待防晒霜安全问题
知识问答 2022-04-14 07:14:18 admin
防晒霜中会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足够安全吗?
我们都知道每天要涂防晒霜,以减小患上皮肤癌的风险并预防过早老化。但是防晒霜类型多样、成分不同、标签说明还会变化、某些防晒霜的成分安全性还没有保障......
那么如何了解这些呢?防晒霜又有哪些成分呢?答案就在下文。
(1)棕榈酸视黄酯(Retinyl Palmitate):这种物质来源于维生素A,添加在防晒霜中用来减轻老化。它并不能隔离紫外线,因此不是必要成分。一些皮肤学家通过白鼠实验怀疑此种成分和皮肤癌有关联。
西奈山医学院皮肤医学临床教授黛布拉表示:“我绝不使用棕榈酸视黄酯。我推荐防晒霜时,也会避免推荐含有此种成分的产品。”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成分是安全的。
美国皮肤科学会的前任主席亨利表示:“实验中的动物易于患上皮肤癌,但它们所接触到棕榈酸视黄脂的量远远多于人类所接触到的。而且维他命A的衍生物是用来治疗皮肤癌和痤疮的,迄今为止已经使用了30多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它会导致皮肤癌。”
(2)氧苯酮(Oxybenzone):氧苯酮可以隔离紫外线。动物大量食用会与体内荷尔蒙发生反应,但皮肤病学家认为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教授达雷尔指出:“如果你全身涂抹含有固定浓度氧苯酮的防晒霜,要持续30多年才会产生这些老鼠在实验中的反应。”
(3)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含氧化锌(Zinc oxide)和二氧化钛( Titanium Dioxide)的防晒霜,我们通常也成“矿物质防晒霜”,属于广谱防晒,即既能对抗UVB(中波紫外线)也能对抗UVA(长波紫外线),适用于对化学防晒过敏的人。
现在的矿物质防晒霜中的粒子已经被缩减到微观或者纳米,涂在皮肤上呈无色。
纳米粒子会被身体吸收吗?如果可以的话,又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仍然存在争议。
黛布拉认为应该避免使用含有纳米粒子的防晒霜,“在人体肝脏和血液中曾发现粒子成分,这种防晒霜在很多地方都是被禁止的。”
但是,美国皮肤科学会的前任主席亨利认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纳米粒子是什么时候渗入皮肤的。他说:“纳米粒子只会停留在完整皮肤的表面。但如果皮肤破损,比如湿疹,纳米粒子会进入吗?目前对此尚没有明确的答案。”
如果你实在不放心的话就查看下标签,选择不含纳米的产品。但法规并没有强制要求防晒霜必须标明是否含有纳米。
虽然以上成分存在潜在风险,但目前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皮肤科协会、皮肤癌基金会、个人护理产品协会并不反对继续使用以上成分。
防晒系数(SPF):防晒系数为15的防晒霜,意味着涂了它之后皮肤被晒红所用的时间是什么都不涂状态下的15倍,但厚度要和糖衣一样。美国皮肤病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建议使用防晒系数为30的产品。如果防晒系数在15以下或者不是广谱防晒,标签要说明只有防晒作用,不能预防皮肤癌。
防晒系数没必要超过50。因为FDA(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表示没有证据表明防晒霜能提供这种高水平的防晒。
使用防晒霜时,一定要多次涂抹。2012年底,美国生产的所有防晒霜都会提醒使用者每2个小时涂一次。如果有品牌声称可以提供超过两个小时的保护,需要提请FDA验证。
防水、防汗(Waterproof, Sweatproof):FDA规定要标明抗水抗汗时长为40分钟还是80分钟。有效时间过后,需要重复涂抹。
广谱防晒:2012年底,FDA规定能同时对抗中长波紫外线(UVB和UVA)的防晒产品应标明“广谱防晒”。UVA会造成晒黑、起皱以及其他过早衰老和皮肤癌的症状。UVA能够穿过云层和窗户,因此,无论出不出门都应该涂上防晒霜。UVB会造成晒伤和皮肤癌。春夏时节早十点到晚四点在高海拔地域、混合雪、冰反光时最强烈。
皮肤学家指出,尽管防晒霜很重要,但它只是防晒的一部分。除了防晒霜,还需要防晒帽、防晒衣,同时还要尽量寻找阴凉处。防晒工作做得越多,效果就越好。
使用喷雾产生的雾滴很容易遗漏肌肤某些部位,所以要多喷几次,反复擦拭以确保完全覆盖。
同时,不要喷在脸上。因为目前还不确定吸入防晒喷雾的后果。防晒喷雾的标签也指出,切忌吸入或者喷向面部,而是喷向双手,然后在脸上擦拭。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