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如何科学地护理早产宝宝

知识问答 2022-04-14 11:18:03 admin

早产儿是特别的小天使,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更多呵护,正确地护理办法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问上医”为您系统整理早产儿的护理方法。

1.哪些婴儿是早产宝宝?

宝宝在足月(40周)前3周以上出生,也就是不满37周出生,就属于早产,可分为:晚期早产,34-36周;中期早产,32-34周;非常早产,32周或以前;极端早产,25周或以前。大部分早产宝宝是晚期早产。

2.早产小天使有哪些特别之处?

早产宝宝没有在子宫中发育完善,因此通常会:体型很小,头显得异常的大;由于缺乏脂肪而瘦骨嶙峋,不如足月新生儿圆润;皮肤透明,有一层绒毛(胎毛)覆盖身体,皮肤上也没有那层白色酪状的皮脂,因为这层皮脂是直到怀孕晚期才会产生的物质;由于缺乏脂肪存储,在产房一出生就会体温较低;呼吸窘迫;缺少吮吸反射和吞咽能力,因此喂养困难。

3.早产宝宝的年龄如何计算?



和足月生的宝宝不一样,早产儿的年龄和发育有特殊的计算方法。爸爸妈妈们需要知道宝宝的矫正年龄,如此在今后的养育过程中心里才有谱。

4.早产小天使有多少可以顺利长大?

宝宝越接近足月,成活率越高。以下统计了23-25周极端早产孩子的平均存活几率,但每个宝宝情况不同,给宝宝更多的关爱,他健康成长的几率就越高。



5.如何应对可能失去极端早产小天使的痛苦?

极端早产的宝宝极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医生需要心肺复苏帮孩子呼吸,让孩子活下来。如果这种复苏工作没有完成或是没起作用,父母可能面临艰难的抉择,即通过医疗手段减轻孩子离去时的痛苦。是否无奈放弃孩子的治疗基于宝宝的大脑是否有受损,脑受损可能引起脑出血和缺氧并给孩子带来长期的危害,其他影响治疗决策的因素还可能包括宝宝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建议,但父母有时可能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

由于发育不完全,早产宝宝在出生1周内可能出现9种问题,父母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才不会慌乱而更容易配合医生做出正确的决策。

1.呼吸问题。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若早产宝宝的肺部缺乏表面活性物质(这种物质使肺扩张),就会因为肺部无法正常扩张和收缩,而产生呼吸窘迫综合症。还可能出现一种慢性肺病,即支气管肺发育异常。有些早产宝宝会出现呼吸暂停(即呼吸中间的停顿时间较长),了解宝宝呼吸暂停的知识,请点击:宝宝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2.心脏问题。早产儿最常出现的心脏问题是动脉导管未闭(PDA)以及低血压。如图所示,PDA是心脏的两个大血管之间的一个开口。通常这个开口会自己关闭,如果不关闭就会有太多血液进入心脏,导致心衰以及其它并发症可能危及宝宝生命,需加强监控。低血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药物或输血来治疗。



3.大脑问题。早产宝宝出生越早,大脑出血(脑室出血)的几率越大。大部分脑出血都很轻微,只有很小的短期影响并可以恢复。但有些宝宝脑出血会较严重而导致永久性的脑毁伤。较重的脑出血会导致好几周的大脑积液(脑积水),有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才能排出积液。

4.体温控制困难。早产宝贝的身体热量很容易流失,这是因为他们身体里没有存储足够的脂肪,也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来补充热量流失。如果体温过低,会产生低体温症。低体温还会导致呼吸问题以及低血糖。而且,早产儿会用所有摄入的营养去保持体温而无法增加体重。因此,较小的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里保温或使用其它保温措施,直到长大到足够维持体温为止。

5.胃肠问题。早产儿的胃肠系统通常不够成熟,容易出现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这类疾病。这是一种是肠壁内膜细胞受损的严重疾病,开始喂食的早产宝宝可能会出现,只吃母乳的宝宝会大大降低NEC的风险。

6.血液问题。早产儿可能会有贫血或新生儿黄疸。贫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原因是早产儿的红细胞不足。通常新生儿的前几个月,都会有红细胞数量减少的现象,而早产儿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得更多(尤其是为了作检查还大量抽血的话)。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液中有过量(来自肝或红细胞的)胆红素,导致宝宝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的相关知识请点击: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场“疾病”——新生儿黄疸

7.新陈代谢问题。早产儿经常会有新陈代谢问题。有些早产儿血糖水平异常(低血糖)。这是因为相比足月儿,早产儿通常肝糖(存储的葡萄糖)存量较少,而且早产儿肝功能不完善,无法把存储的肝糖转化为葡萄糖。

8.免疫系统问题。早产儿因为免疫系统不完善,会导致感染。早产儿出现感染会迅速扩散到血液,导致危及生命的败血症。

9.腹股沟疝。通常需要手术修复,腹股沟疝的相关知识参见:腹股沟疝(男性);腹股沟疝(女性)

1.早产宝宝可能需要做的检查

宝宝进入NICU后,可能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有些检查会一直进行,有些则是出现某种并发症时才需要。可能的检查如下。

• 呼吸和心跳监护,宝宝的呼吸和心跳需要持续监控,还需要频繁的测血压。

• 液体的摄入及排出,NICU医护人员会跟踪宝宝摄入(通过喂食或静脉输液)多少液体,然后通过大小便、抽血或其它检查排出了多少液体。

• 验血,通过足跟或静脉采集血样,检查宝宝血液中的钙、葡萄糖、胆红素水平。还需要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并检查是否贫血。如果医生需要多个血样,NICU护理人员会插入一个中央脐静脉导管,用来上药、输液体、喂养和抽血。

• 超声心动图,这是一种检查心脏功能的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测有点像,来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或动脉导管未闭。

• 超声扫描,用于检查大脑是否出血或有积液,或检查腹部器官如肠道、肝或肾脏是否有问题。

• 眼科检查,眼科医生检查宝宝的眼睛和视力,确诊是否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头颅超声,一般在出生3~7后检查脑部出血和损伤。

• 胸透,检查肺损伤。如果曾经辅助呼吸,可以用来定位气管内导管。

• 腹部X光检查,用来检查坏死性结肠炎和定位脐带导管的位置。

如果宝宝有任何并发症,就会需要其它科室的医生来进行检查。

2.早产宝宝需要的医疗辅助和治疗
医院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会24小时轮班照顾早产宝宝。会需要一些辅助设备、药物或手术来解决可能出现的早产伴随问题。

1)支持性护理

• 放入保温箱,早产宝宝可能要在保温箱中才能维持身体温暖,然后医护人员会教你如何抱宝宝,也就是所谓“袋鼠式看护”,这是一种皮肤间直接的接触。

• 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会有传感器附着在宝宝身上监控血压、心跳、呼吸和体温。

• 呼吸器,帮助呼吸。

• 持续正压通气机,也用来帮助呼吸,一般用于早产儿轻度至中度的呼吸暂停,其他肺部的呼吸暂停问题需要用呼吸机。

• 管饲,有可能一开始宝宝通过静脉输液维持营养。母乳随后用管子通过鼻子进入宝宝的胃部(也叫鼻饲)。当宝宝长到足够强壮可以吮吸,通常就可以直接母乳或用奶瓶喂养了。

• 补充液体,每天宝宝都需要一定量的液体,所需的量取决于宝宝的年龄以及医疗情况。NICU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控宝宝的液体、钙和钾水平,确保宝宝液体水平保持正常。如果需要液体,会通过静脉输液补充。

• 光照治疗黄疸,为了治疗新生儿黄疸,宝宝会被放置在一些光线下,这种光有助于分解胆红素(由于肝脏来不及处理而导致胆红素堆积)。照射光线时,宝宝会被戴上眼罩。

• 输血,早产儿可能不具备自己制造血红细胞的能力,因此需要输血来保持血容量(尤其是宝宝采过好几次血样以后)。

2)药物

可能会使用药物促进宝宝发育,或刺激肺、心脏和血液循环的正常功能。根据宝宝的情况,可能用到的药物是:

• 液体(表面活性物质)被喷入肺部,帮助肺部发育成熟;

• 细雾(气雾剂)或静脉注射,以增强呼吸和心率;

• 如果有感染或感染的风险,可能使用抗生素;

• 如果有肺或血液循环问题,可能会使用利尿药物;

• 向眼睛内注射药物,阻止新血管的生长(可能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药物帮助关闭心脏中开启的动脉导管。

3)手术

如果出现某些并发症,可能会需要手术:

• 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 小肠坏死,需要切除坏死的肠段;

• 动脉导管未闭,如果药物不起作用,就需要手术关闭心脏附近的血管;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放置塑料管(分流管)将大脑中多余的液体引流。

1.面对宝宝早产的事实,妈妈需稳定情绪不慌乱

照顾早产宝宝是个极大的挑战,每日护理的同时还不可避免的担心宝宝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长期问题,身体劳累的同时心理压力也会非常大,以下实用建议帮您应对照顾宝宝的压力:

• 了解宝宝的一切情况,除了咨询宝宝的医护人员,还可以索取一些小册子、购买早产相关的书籍或在可靠网站上查阅信息;

• 照顾好自己,尽可能多休息,吃健康的食物,养好身体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

• 保持母乳产奶量,在宝宝能直接吃奶之前,都使用吸奶器,可向医护人员询问如何使用吸奶器以及如何存储母乳,每天坚持吸乳可以保持母乳产量。

• 接受他人帮助,让朋友和家人帮助你,他们可以帮你带其它孩子、做饭、打扫家里或跑跑腿帮你节省体力来照顾孩子;

• 写宝宝成长日记,记录宝宝的成长以及你的想法和感受;

• 寻找建议和支持,和家人、好友或宝宝的看护人谈心,NICU的工作人员也会提供帮助,或者和其它有早产儿的父母聊聊,他们已经有丰富的经验。

如果你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想法,要及时看心理医生。这种想法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产后抑郁和严重的压力引起的。照顾早产宝宝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每天找个时间,暂时抛开一切担忧和挫折,赞美那小小生命惊人的适应性和力量,并珍惜每一秒时光,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2.如何护理在NICU的宝宝

除非新生儿极端早产或病情严重,一般你都可以触摸和拥抱他/她。起初,你可能不知道如何触摸小宝贝,医生和护士会首先展示如何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和提醒你有关婴儿的特殊需求。在见你的早宝宝时,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 早产儿的恢复和成长的能量有限,不要把婴儿从睡梦中叫醒;

● 早产儿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个世界,因此不要让孩子受到过度的刺激,你的目光、声音、触摸或房间里的光线都会刺激到孩子,因此要轻柔;

● 使用“袋鼠式护理”、做婴儿按摩或放舒缓的音乐,这可以帮助宝宝成长;

● 即使你不能拥抱他,也能通过给孩子提供母乳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可以通过导管给孩子喂养母乳减少婴儿感染的风险。

● 随着孩子的茁壮成长,你将可以拥抱宝宝、喂奶、更换尿布以及给宝宝洗澡,可以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指导你如何护理孩子。

3.何时需要叫医生

医生通常会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到NICU查房。但哪怕不是医生查房的时间,一旦有问题也不要犹豫,立即呼叫医生,出现以下情况时更是如此:宝宝看起来没有精神,气色不对,在安全喂养后拒绝奶瓶或母乳。

1.满足哪些条件宝宝可以回家

满足以下6种情况,宝宝就可以回家了:

• 无需辅助自己可以呼吸;

• 长达一周时间的呼吸和心率正常(早产儿偶尔会出现暂时性的呼吸暂停或其他肺部疾病及呼吸疾病,在回到家后需要设备帮助他呼吸);

• 有稳定的体温;

• 可以直接吃母乳或奶瓶喂养;

• 体重持续增长;

• 没有感染。

一些婴儿在满预产期的5周前就可以回到家中。其他婴儿通常会因为其他医疗问题,需要推迟回家的时间。有时,有些宝宝没有满足这些要求,也可以出院回家,但需要医生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个家庭护理和监督计划。

医护人员会教你如何在家护理早产宝宝,出院之前,医护人员可能需要了解你的情况:生活起居安排,家里的其它孩子,家里有哪些成年人亲戚或朋友可以帮你照顾家或孩子,社区儿科医疗条件。

2.带宝宝回家前你需要做到以下六点

• 了解如何照顾宝宝。离开医生之前,参加一次婴儿心肺复苏术(CPR)的培训。询问医生任何可能的问题,确保自己能适应照顾宝宝,尤其是需要使用药物、监护仪或补充氧气或其它治疗手段时。询问医生一些需要就医的症状。

• 学习如何安全的把婴儿放在车里。

• 喂养问题。向医护人员询问母乳或早产配方奶粉喂养时,还需要哪些补充营养。要记住,早产宝宝通常一次吃得较少,因此需要比足月宝宝喂食更加频繁。要注意观察宝宝吃多少,喂养的频率是每天几次。

• 保护宝宝的健康。早产儿更容易受到严重感染。尽量不要带早产宝宝去人多的地方,让接触宝宝的人先洗手。在宝宝回家几周内,不要让生病的人到家里拜访。由于早产儿尤其容易有严重的肺部和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或RSV),医生可能会推荐一种预防药物叫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可预防宝宝不受此类感染。

• 列一份就医计划。询问医生宝宝将来可能的就医计划。一开始可能需要每周或隔周去看医生,检查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医疗需求以及照顾情况。

• 积极接种疫苗。早产宝宝的疫苗接种时间可能跟足月生产宝宝有差别,所以应询问医生相关情况,积极接种疫苗。同时,你还要确保家庭成员也都接种了该有的疫苗,怀孕女性、家庭成员和宝宝的照顾人需要就医检查,是否接种过百日咳的疫苗。

• 关注发育延迟的情况。在宝宝发育过程中,要关注他(她)的发育延迟以及缺陷。如果医生认为宝宝有这方面的风险,就需要进一步评估并及早干预。

3.刚回家的几天,如何护理宝宝?

带宝宝回家后,要在以下方面多加注意。

● 早产宝宝睡眠多,但易清醒。因为大多早产儿在出生时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早产儿的睡眠时间比足月孩子的时间长,但是睡着的时间比较短。宝宝2个月以前总是会不断醒来,6个月以前夜晚醒来的次数都会比较多。

● 哭闹时,正确安抚。足月的婴儿在6周大时每天哭3个小时是正常的,大多数早产儿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很安静,孩子在回家后很容易被灯光、声音、触摸和位置的移动打扰。如果孩子是属于这种情况,那么你要为孩子逐渐创造出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宝宝裹在毯子里,然后尽可能把他抱在怀里。抱着宝宝的时候,让孩子臀部和腿部周围的毯子松开,如果孩子腿被裹的很紧,可能会造成臀部问题。

● 让宝宝躺着睡。让孩子躺着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比起足月的婴儿,早产的婴儿更易发生这种疾病。(相关阅读:婴儿猝死综合征)

● 及时喂奶。在孩子回到家后将会根据医院的喂养时间表吃奶,这就意味着孩子需要频繁地喝母乳或奶瓶喂养。为了避免造成孩子脱水,喂奶间隔不要超过4个小时,少量的喂奶可以减少孩子的吐奶情况。如果孩子在喝完奶后出现了回流迹象,要及时咨询医生。(相关阅读:宝宝经常打嗝和吐奶,教你怎么拍嗝)

● 补充营养。因为早产儿在母体内没有储存足够的铁,医生可能建议给孩子的母乳喂养饮食中添加含铁和维生素的配方奶,宝宝需要从配方奶中补充额外的能量和维生素。

● 不要接触疾病和吸烟坏境。与足月的婴儿相比,早产儿很多地方没有发育成熟,需要更多的保护。因此,让婴儿远离生病的家人和朋友,避免去封闭性的公共场所,在两岁前的冬天更是这样,此外,让孩子二手烟。

● 预防一些严重的疾病,免疫接种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在冬天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以减少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风险。其他疫苗接种可参照医生的建议。

● 正确看护。当你需要休息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你可能需要找一名看护人员帮助你照看孩子。如果宝宝的感染风险比较高,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避免让孩子靠近人群。

● 听力和视力筛查。早产儿失聪风险比较高,而妊娠不到30周或出生时体重少于1500克的孩子,更易患视力问题。早产儿的听力问题已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检查过。但是在孩子5岁前还是要提防可能出现的任何听力问题。

建议在怀孕30周之前早产的婴儿和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的进行视力筛查,并在孩子出生4~7周后进行第一次筛查。

早产宝宝一岁前的体重会比正常健康宝宝低。还有很多问题可能到之后几年才会发现,因此应多加注意观察,常见的现象包括直到孩子1~3岁时才发现有脑瘫的迹象、在孩子入学之后才发现孩子患有学习障碍,而在孩子长大之前都难以发现某些行为问题如注意力缺陷过动症。

早产儿的妈妈们需要警惕一下7种可能的长期并发症。

• 脑瘫。怀孕期间或宝宝年幼时的大脑感染、大脑供血不足或脑损伤可能会引起脑瘫,它会导致运动、肌张力或姿势失调。

• 认知技能缺陷。早产宝宝会比足月儿的发育迟缓一些。到学龄以后,早产儿更有可能会出现学习障碍。

• 视觉问题。早产儿可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上血管膨胀和过度生长)。有时,异常的血管使视网膜受损伤,将其拖离原位。如果视网膜离位就成为视网膜脱离。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治疗就会损伤视力、导致失明。

• 听力问题。早产宝宝更有可能出现听力损失。出院之前,所有宝宝都要检查听力。

• 牙齿问题。生过重病的孩子更有可能有牙齿问题,比如出牙较晚、牙变色以及牙齿不齐。

• 行为和心理问题。早产儿容易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但最近研究表明,起码对于晚期早产儿来说,其ADHD的几率与足月儿相同。

• 慢性健康问题。早产儿更容易出现慢性健康问题(其中一些需要医院护理),如感染、哮喘以及喂养问题可能会持续。早产儿的婴儿猝死(SIDS)几率也较高。

不同时间出生的早产宝宝或出生体重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早产宝宝是特殊的小天使,爸爸妈妈及家人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呵护以促进健康成长,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更加重要,相信在正确的照顾方法下,您的孩子会更健康更优秀!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