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鱼腥草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知识问答 2022-04-19 12:51:13 admin

性微寒,味辛。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禁忌】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基本信息

【步骤01】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腥臭味,茎下部伏地。节上生根,上部直立,茎叶常带紫红色。单生互生,托叶膜质,叶片心形或宽卵形,全缘,下面常为紫红色,有多腺点,叶脉5~7条,脉上稍被柔毛,下部叶常与叶柄合生成鞘,具缘毛,基部扩大而抱茎。穗状花序生于茎梢,与叶对生,总苞4,长圆状或倒卵形,花瓣状;花小而密,无花被,仅有极小的1小苞片;雄蕊3枚,长于子房;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l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花柱3,柱头侧生。蒴果卵形,顶端开裂。种子多数,卵形,具条纹。花期5~7月,果期7~9月。

【步骤02】

【英文名】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步骤03】

【药用部位】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或地上部分。

【步骤04】

【产地分布】 常生于溪沟边、田边和林下阴湿处。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各地;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西藏,北达陕西、甘肃。

【步骤05】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拔取全株,除去泥土,晒干。

【步骤06】

【药材性状】 茎扁圆柱形,扭曲;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味,味微涩。

【步骤07】

【临床应用】 用量15~25克,煎服,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用治肺脓疡、痰热咳嗽、肺炎、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热痢、热淋。

【步骤08】

【药理研究】 有抗菌、抗病毒、免疫增强及利尿作用。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甩水煎剂在体外可明显促进人体周血蛋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此外,尚具有抗肿瘤及利尿作用。

【步骤09】

【化学成分】 主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脂肪酸、生物碱、木脂素等。另含金丝桃苷、阿福豆苷、异斛皮苷、芸香苷、乙酸龙脑酯、α-蒎烯、β-谷固醇等成分。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