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鸦胆子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知识问答 2022-04-19 23:23:06 admin

性寒,味苦。有小毒,归大肠经、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禁忌】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对肝肾亦有损害,故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弱呕吐者禁服。

基本信息

【步骤01】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株密被淡黄色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11片;叶片呈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两侧不对称,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花单性,异株或同株;圆锥聚伞花序,腋生,总轴被黄色柔毛;花小,红黄色至紫色,雄花萼片4,外面及边缘均被茸毛;花瓣4片,披针形,外面中脉上疏生茸毛,边缘疏生茸毛及腺体,雄蕊4枚,与萼对生;雌花萼片4,三角形,外面被茸毛,边缘有茸毛及腺体,心皮4。下部被花盘包围,花柱下弯,柱头长尖形;两性花雄蕊几无花丝,离生心皮4。核果卵形或长卵形,黑色。种子1粒,卵形,略扁,淡黄白色。花期3~8月,果期4~10月。

【步骤02】

【英文名】 Bruceae Fructus。

【步骤03】

【药用部位】 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 Merr.的成熟果实。

【步骤04】

【产地分布】 适生长于气候温暖的土壤疏松的海滨地带以及沟边、林缘、灌木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步骤05】

【采收加工】 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步骤06】

【药材性状】 呈卵形。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网状皱纹,网眼呈不规则的多角形,两侧有明显的棱线,顶端渐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梗痕。果壳质硬而脆,种子卵形,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具网纹;种皮薄,子叶乳白色,富油性。无臭,味极苦。

【步骤07】

【临床应用】 用量0.5~2克,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外用适量。用治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步骤08】

【药理研究】 抗肿瘤;促进免疫功能;抗病毒。主要抗癌成分为苦木内酯,鸭胆子苦醇对黑色素瘤- L1210及黑色素瘤P388等瘤株具显著抑制效果。去油鸦胆子水浸液1:1000及苦木苦味素具有很强的抗阿米巴作用。具有抗疟作用及抗肠道寄生虫作用;醇提物体内体外实验对人鼻KB、小鼠艾氏腹水癌、P388细胞白血病、大鼠W256肉瘤等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此外,鸭胆子仁有显著毒性,挥发油毒性低但有显著的局部刺激。

【步骤09】

【化学成分】 含鸦胆子苦素、鸦胆子苦苷、鸦胆子苦内酯、鸦胆子苷等成分。

鸦胆子是什么

【步骤01】

鸦胆子各地别名:白骨苦楝、苦参子、鸭蛋子、鸦胆、鸭胆子、小苦楝、苦榛子。

【步骤02】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种子入药。本品生于山坡、村边、路旁灌木丛或草丛中。秋季采果,根全年可采。

【步骤03】

鸦胆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及腐蚀赘疣之功能。临床用于痢疾与疟疾的治疗,也可外用治疗赘疣和鸡眼等。民间常将鸦胆子去壳后,将仁研碎后敷在局部,治疗寻常疣、扁平疣和表皮赘生物等。

【步骤04】

核果卵形或长圆形,长6~10mm,宽4~7m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隆起的多角形网纹,顶端稍向一边突出,两侧有棱线。种子卵形,类白色或淡棕色,微有网状隆起纹,一端较尖。气强烈特异,味极苦。

【步骤05】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净枝叶杂质,洗净,晒干。用时剥去外壳,取整仁生用。

【步骤06】

鸦胆子除去果壳及杂质。

【步骤07】

鸦胆子霜,取净鸦胆子仁,炒热后研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取出碾细。贮干燥容器内,鸦胆子霜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鸦胆子的功效

【步骤01】

味苦;性寒;小毒。

【步骤02】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极苦,性凉。

【步骤03】

《本草正义》:大苦,大寒。

【步骤04】

《广西中药志》:味极苦,性寒,有毒。

【步骤05】

归大肠、肝经。

【步骤06】

清热;解毒;杀虫;截疟;。主热毒血痢;冷痢;休息痢;疟疾;痔疮;痈肿;阴痒;白带;瘊疣;鸡眼。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步骤07】

《生草药性备要》: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

【步骤08】

《纲目拾遗》:治痢,痔。

【步骤09】

《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又能杀虫。

【步骤10】

《医学衷中参西录》:凉血解毒,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治梅毒及花柳毒淋。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

【步骤11】

《科学的民间药草》:截疟和治阿米巴痢疾。制成油质,可治外耳道乳状瘤,乳头瘤,以及尖锐性湿疣。

【步骤12】

《广西中药志》:治疳匿。外用(油亦可)治皮肤瘤。

【步骤13】

热毒血痢,冷积久痢

【步骤14】

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症。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25~50粒,白糖水送服。本品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可用治冷积久痢,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疗效较佳;若用治久痢久泻,迁延不愈者,可与诃子肉、乌梅肉、木香等同用。

【步骤15】

各型疟疾

【步骤16】

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有杀虫截疟之功,对各种类型的疟疾均可应用,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效果较好,对恶性疟疾也有效。

【步骤17】

鸡眼赘疣

【步骤18】

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用治鸡眼、寻常疣等,可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局部涂敷。如《经验方》至圣丹,即以鸦胆子仁20个,同烧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治疗鸡眼;《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上法,治疣。

【步骤19】

杀虫

【步骤20】

鸦胆子具有明显的杀虫功效,对于阿米巴原虫,肠道线虫,绦虫等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相应疾病的治疗。如鸦胆子可用于痢疾治疗,蛔虫病,绦虫病的治疗等。此外,鸦胆子对于对于滴虫有杀灭作用,可用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鸦胆子的作用

【步骤01】

抗肿瘤作用

【步骤02】

鸦胆子油的水包油静脉乳液在体外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及腹水型肝癌细胞;整体试验水包油静脉乳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较好抗癌效果,对肉瘤局部给药也有一定疗效。

【步骤0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步骤04】

鸦胆子油对鼠脾重、溶血空斑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60Co照射后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步骤05】

抗疟作用

【步骤06】

鸡疟试验证明,鸦胆子仁口服或以其粗提物肌内注射都有显著的抗疟作用,使血中疟原虫减少乃至转阴。

【步骤07】

阿米巴作用

【步骤08】

去油鸦胆子水浸液和乙醚浸膏加入感染粪便,能杀灭阿米巴原虫,鸦胆子油无作用。

【步骤09】

驱肠虫作用

【步骤10】

曾发现用鸦胆子治疗阿米巴痢疾时,肠内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等也被驱出,因此,可能鸦胆子对上述寄生虫也有毒性。鸦胆子中的苦味甙性成分在较高浓度时能杀灭肺吸虫成虫,但在犬肺吸虫病的实验治疗中,并无效果。对钩虫似亦无效。

【步骤1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步骤12】

从鸦胆子中提出的甙甲对离体兔心有短暂的抑制作用,能引起兔的血压下降,对离体兔耳或蛙下肢血管呈收缩作用,对离体兔子宫无明显作用;甙乙对兔及蛙心也有短暂的抑制;酚性化合物能引起离体兔、蛙心的收缩不全。

【步骤13】

降压作用

【步骤14】

作用静脉注射小量去油鸦胆子仁粉浸剂和各种粗制有效成分,可使哺乳动物血压暂时下降;切断二侧迷走神经,不影响原有的降压作用。此外还抑制在体和离体心脏的搏动,扩张后肢血管;对蛙的血管相反,呈收缩现象,提纯后的鸦胆子甙则无降压作用;较大剂量亦不影响猴的心电图及肝功能。

【步骤15】

抗病毒

【步骤16】

对甲型流行感冒PR8有抑制作用。

【步骤17】

抗癌

【步骤18】

鸦胆子的抗癌功效具有广谱性,对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有抑制和主动杀伤的作用。鸦胆子对于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对于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可有效的使癌细胞变形坏死,起到很好的抗癌功效。

【步骤19】

其它作用

【步骤20】

鸦胆子仁浸剂兴奋离体子宫及离体和在体小肠而增进蠕动;鸦胆子甙则无上述作用,但小量注射,使犬在体小肠发生强烈的收缩运动。

【步骤21】

此外,鸦胆子冷浸液(5~10%)可杀灭蚊幼虫:其茎、叶放入积水缸内亦有效。

【步骤22】

对赘疣细胞有毒性作用

【步骤23】

能使细胞破坏,细胞核固缩,最后细胞坏死脱落,故外用可治皮肤疣。

【步骤2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步骤25】

鸦胆子油对鼠脾重、溶血空斑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60Co照射后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鸦胆子乳剂静脉滴注治疗食管癌、胃癌、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对T细胞脂酶染包无明显影响,担示及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

鸦胆子的附方

【步骤01】

治里急后重:鸦胆去壳留肉,包龙眼肉,每岁一粒,白滚水下。(《吉云旅钞》)

【步骤02】

治热性亦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此物囫囵吞服,去皮时仁有破者,去之勿服,服之恐作呕吐。(《医学衷中参西录》)

【步骤03】

治疟疾:鸦胆子果仁十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日三次,第三日后减半量,连眼五日。(《广西中草药》)

【步骤04】

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十粒,日二次,连服四、五天。(《广西中草药》)

【步骤05】

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纲目拾遗》)

【步骤06】

治疣: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步骤07】

治脚鸡眼;鸦胆子二十个,砸开取仁,用针尖戳住,放灯头以上少烤,烤至黄色,再放一小块胶布上,用刀将该药按成片,粘于患处(在粘前用开水将患处洗净,用刀将厚皮割去),每日换一次,二十天左右即痊愈。(《新中医药》

【步骤08】

治滴虫性阴道炎:鸦胆子二十个,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壶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内,用消过毒的大注射器将药注入阴道,每次注二十至四十毫升。轻者一次,重者二至三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步骤09】

鸦胆子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纲目拾遗》)

鸦胆子的副作用

【步骤01】

鸦胆子其致毒的主要成分是所含的苦味成分,当用量过大时可使内脏血管显著扩张,甚至出血;对肝、肾等实质性细胞有损害作用,使白细胞增多;鸦胆子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普遍的抑制作用;其所含挥发油对皮肤有刺激性。

【步骤02】

临床应用

【步骤03】

本品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较少剂量连续给药亦会出现慢性中毒,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口服给药的主要毒性为胃肠道的刺激反应,如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般较轻,不需停药。个别可出现严重呕吐,有时发生血压降低。直肠给药,可有肛门灼热和腹痛等轻微反应。局部外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亦有鸦胆子仁外敷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步骤04】

不良反应

【步骤05】

过敏反应

【步骤06】

头晕、气短、面部及周身呈大片红色风团,眼及口唇中等水肿、皮疹,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心慌、胸闷、大汗、哮喘、四肢麻木,随之意识丧失、不省人事、面色青紫、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

【步骤07】

中毒反应

【步骤08】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头昏、全身无力、胃肠道出血、便血、肝肾充血及变性、眼结膜充血、呼吸慢而困难、尿少、体温增高、抽搐、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

【步骤09】

治疗与解救

【步骤10】

过敏治疗

【步骤11】

静脉注射25%葡萄糖加地塞米松、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口服强的松、维生素C、扑尔敏等。局部对症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后立即给氧,肌注肾上腺素,静滴葡萄糖,静注葡萄糖酸钙,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及酸中毒。

【步骤12】

中毒解救

【步骤13】

(1)用1:5000的高锰酸钾洗胃,用硫酸铜催吐、硫酸钠导泻,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加维生素C,另外注射或口服维生素B1、B6、K等。

【步骤14】

(2)对症治疗:如有剧烈腹痛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如有昏睡、呼吸困难时可吸氧,酌情先用中枢兴奋剂等,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如有便血给予止血药。

【步骤15】

(3)中药治疗:甘草9g,水煎顿服。甘草12g,绿豆15g,芦根60g,金银花15g,葛根9g,水煎2次合在一起,早晚分服。胃肠出血用甘草30g,远志9g,沙参15g,焦地榆9g,血余炭9g,三七1.5g(冲服),水煎2次,合在一起,早晚分服。或用熟大黄10g,白芨12g,水煎,每日3次服。

【步骤16】

鸦胆子用药禁忌

【步骤17】

孕妇及小儿慎用鸦胆子,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鸦胆子。 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