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北大哲学多寿星 这个现象怎么解释呢

知识问答 2022-04-19 07:47:01 admin
北京大学哲学系有一个有趣的昵称——“长寿俱乐部”。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中,90岁以上的教授超过10人,85岁以上的教授超过20人,占了近一半的著名教授。由此可见,长寿并不依赖于“养生”。哲学家有许多生命之星,因为他们能看透人生。

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谈到,生理养生节欲,心理养生养情,哲学养生明理。而人生明理至关重要,中国哲学能够养生,儒家进德、道家保真、释家净心,也许正是哲学家长寿的原因。   李中华教授作为北大哲学系的扛鼎人物之一,曾师从冯友兰、张岱年等诸位哲学大家。他谈到,长寿和专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不过,长寿在哲学系的确比较普遍。所谓“仁者寿”,研究哲学的人明白事理,不斤斤计较,达观所以长寿。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他们最大的一条就是,平时的生活比较平淡自然,没有刻意养生。年龄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追求的是安身立命,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和从事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态。他们平时生活也很朴素,没有那么多生活上的特殊要求。   长寿秘诀:1.不刻意养生;2.心中无块垒;3.把事业当生命;4.远离纷争有益养生。   启示世人:1.做事恰如其分、不要强拼不要放不下;2. 保持心态年轻;3.小亏要经常吃,为名利绞尽脑汁对身体不好。   李中华说:“人的生命要顺应自然,不能背逆自然。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摆脱现实去逍遥,但是心态上可以是放松的。平时不感到有什么苦恼,不要让那些小事情影响自己。中国哲学强调的就是人生。哲理可以养生,但是不能分裂了。中国哲学重视中庸,不能当成纯知识,而是当成智慧去学习。”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