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鸿茅药酒 谁还在乎它是不是“毒药”

知识问答 2022-04-19 02:14:59 admin


  




  5月17日,因一篇《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而经历了整整五个月风波的谭秦东通过认证为“谭秦东妻子刘璇”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则署名为谭秦东的个人声明。在声明中,他承认自己在在标题用词上考虑不周,缺乏严谨性,并对此向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致歉。随后鸿茅药酒公司表示接受致歉,并撤回报案及侵权诉讼,鸿茅药酒董事长鲍洪升为谭秦东的道歉微博点赞。


  


  6天前,取保候审中的谭秦东前往广州车陂派出所接受问询,此时距离他回到广州不足一月。据其妻子所述,11晚回到家中以后,谭秦东开始出现一系列精神失常症状,包括哭泣、自言自语、情绪失控、扇打自己耳光、甚至以头撞墙。经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于一个人目击一人或多人死亡,或者自身遭遇死亡威胁、严重创伤或躯体完整性遭到威胁之后),而17日的声明正是在谭秦东入院治疗一周后发布。据称,这一天也是谭秦东取保候审的最后期限。


  从一个普通的广州执业医生到因精神病入院的患者,这大半年间,谭秦东到底经历了什么?鸿茅药酒又在天平的另一端做着什么呢?


  事件经过


  


  “毒药”还是“神酒”?


  事实上,关于鸿茅药酒究竟是“毒药”还是“神酒”的争议早有苗头。早在2017年8月25日,《人民日报》主管的《健康时报》就发表过文章《谁是鸿茅药酒的护身符?》。文中指出了鸿茅药酒长期忽视无数中老年群体的用药安全问题,其宣传在“是药不是酒”上模糊化处理以及持续出现消费者饮用后出现身体不适的问题。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4册显示,鸿茅药酒总共包含了67味药,其中甚至包含了06年起国家禁止宰杀活豹以获取的豹骨,鸿茅药酒在此味药材上的库存早先就遭受质疑。其余药材的用量在15g至30g不等,根据其制法,非芳香类药材会与约157升的白酒,23公斤的红糖以及7.4公斤的冰糖隔水加热后密封,再加入其他药材,最后获得约187升的成品。药物浓度看似在这个过程中被极大程度地稀释,那么鸿茅药酒到底是酒还是药呢?


  


  (鸿茅药酒部分处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资料明确显示,鸿茅药酒不是保健品,而是甲类OTC(非处方药)。无论药材成分的占比大小,它们的药理作用不容忽视,需要谨慎对待,消费者应当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虽然其药品说明书注明了儿童、孕妇禁用,阴虚阳亢者和肝肾功能不全及酒精过敏者禁服,在注意事项中也明确写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七天症状无缓解,应在医院就诊”、“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但鸿茅药酒仍在药店中成箱成箱地贩卖,而不是鼓励消费者先购买少量产品试用效果,更未向中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强调可能的饮用危险。


  


  药品被当作了商品来售卖,关于鸿茅药酒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的情况或投诉一直没有间断过。


  l 2012年3月,据媒体报道,“70多岁的济南老人有高血压和白内障,喝完鸿茅药酒后马上出现了视力模糊的症状。


  l  2015年12月,在北京市延庆县食药监局调解的一起诉讼中,“消费者郭女士投诉,反映其在某药店购买了鸿茅药酒等产品,服用后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经协商,经营者同意退还消费者购买药品的全部费用1627.8元。”


  l 在一家医药咨询网站,2016年12月,有留言问“为什么喝完鸿茅药酒以后全身虚弱还出冷汗?”2017年3月,有留言问“有腰椎间盘和骨质疏松,喝完鸿茅药酒全身疼痛,不是骨头疼,是神经疼。“


  而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也格外艰难。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可发现,2012年至今,该网收录的有关鸿茅药酒的司法文书中,与此有关的共有3篇。其中两起为消费者就鸿茅药酒的质量、功效、广告宣传提出质疑引发的诉讼。但消费者最终均以败诉告终。


  鸿茅药酒或许不是“毒药”,也不是“神酒”,但首先要明确的是,其作为一种非处方药,在售卖和使用上需要有力的监管。


  鸿茅药酒为何“高枕无忧”?


  “


  腰疼,腿疼,疼!喝鸿茅药酒;风湿痛,关节痛,痛!喝鸿茅药酒;尿频起夜,肾虚腰酸,虚!喝鸿茅药酒。鸿茅药酒祝您:每天两口,把病喝走。


  近乎洗脑的广告词从地方小台席卷到CCTV,几乎将鸿茅药酒推上神坛。虽然其销售额始终是个谜,但鲍洪升曾对媒体表示,2017年,鸿茅药酒年产能达到2600万瓶,纳税2.7亿元。若参照每瓶298元的零售价,那就是50多亿销售收入。而据2018年凉城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到2022年,实现鸿茅药酒市场零售规模超过150亿元,上缴税金达7亿元。 其营收能力可见一斑。


  光就广告费一项看,据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发布的2016年CTR广告监测数据显示,鸿茅药酒广告费在2016年排名第一,高达150亿元。


  


  在营销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的鸿茅药酒却接连不断地收到了广告“红牌”。据《健康时报》不完全统计的结果显示,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自2008年起的十年间,几乎每年鸿茅药酒都会因违法广告行为收到6个省份以上的点名通报。2015年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新《广告法》正式实施,而鸿茅药酒广告更是因在新法实施后仍使用陈宝国等明星代言成为上海市工商部门对涉嫌违反新《广告法》行为查处第一案。


  与此相对的是,鸿茅药酒违法广告虽在各地被查处,但内蒙古食药监给鸿茅药酒发出的广告批文却从未间断。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库,2011年至今鸿茅药酒一共获得从蒙药广审(文)第2011010004号到蒙药广审(视)第2017080117号共1034个广告批文。澎湃新闻也曾披露其所获的广告批准文号两倍于排名第二的“阿胶”,是莎普爱思的3倍以上。作为这些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核发审查部门,内蒙古食药监局难道不了解这些药品广告在其他省市广告违法情况吗?


  


  随着谭秦东事件的不断发酵,多次认定鸿茅药酒广告符合《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等有关规定的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终有了行动。2018年4月19日,内蒙古食药监局发布关于鸿茅药酒有关事宜的通告,已组成检查组赴企业,责成企业将近五年来被各地监管部门对其处罚的虚假广告情况及产生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向社会作出解释和公开;督促企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


  该局承诺将进一步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对已审批的“鸿茅药酒”药品广告进行复核;监督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


  在谭秦东发布道歉声明后,鸿茅药酒撤回报案及撤销侵权诉讼,这场博弈似乎终于走到了尽头。鸿茅药酒及内蒙古相关监管机构从始至终都站在舆论风口,直至国家药监局与公安部介入,才有所回应。而在鸿茅药酒爆火的这几年,监管力度有几何,权责划分是如何,无人知晓。


  究竟能不能发声?


  谭秦东在离开看守所后,接受了《局面》的专访。在采访中,他坚持认为,这篇文章值得写,不会为此后悔。“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人不能光为着赚钱昧良心”,这是他面对镜头,对鸿茅药酒管理者最后的话。一个月后,这个最终因精神失常住进医院的医生还是道了歉。


  在一片唏嘘中,一些人开始担忧在遇到和谭秦东同样的情况时,法律是否能维护自己发声的权利。在谭秦东案中,鸿茅药酒公司以损害商誉罪将其状告法庭。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车浩对此案件做出了分析。根据《刑法》第221条的规定,损害商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而谭秦东并未捏造事实,而是以“毒药”这一夸张的表达方式对鸿茅药酒构成价值贬损,并未触犯法律。


  在刑法明确规定该罪的行为方式仅限于“捏造事实并散布”的情况下,如果把价值贬损的行为也纳入该罪的,那就不是依照法律规定而是根据危害性来定罪了。


  此外,有律师指出民法刑法本身界限清晰,“谭秦东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依据他的专业知识,结合已经出现的针对鸿茅药酒的公开信息,做一个带有专业性的分析属于评论行为,并不能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因此,鸿茅药酒方面认为谭秦东发布的文章致其商品销售受损,应该提起民事诉讼,向谭秦东进行民事索赔,而不该随意地通过刑事手段进行解决。”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鸿茅药酒没有经过专业的刑事律师评估,就轻易地利用刑事诉讼手段打击一个所作文章仅有2241阅读量的“批评者”的行为令人费解。在巨大的力量差异对比下,不难解释为何曾经意气风发的执业医生会变成走出看守所时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模样。一个大企业要让民事纠纷刑事化轻而易举,但其造成的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可估量,防止这一倾向的出现、增强企业与个人的法律意识对追寻社会公平至关重要。


  谭秦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应该懂法,咨询过律师哪些需要注意,应该会更好一点。”我们无法判定谭秦东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但法律的界定是明晰的,我们所能做的是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发声的权利。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