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三个月206分到600 语数外三大主科如何突破
高考怎样才能突破600分大关?三大主科需要做好哪些复习计划?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倒计时的600分冲关秘籍,供参考!
高考三个月如何冲上600分
600分就是保证简单题和中等题。话虽如此,可实际上很少人能保证易题和中等题100%的准确率,因此想达到600分还需要5%~10%的难题来加持。
具体到各科,如果语文115+数学130+英语120+综合235=600,那么这个成绩就比较有希望了。那么,高考语文115、数学130、英语120到底如何实现呢?
语文:
基础:背诵记忆四个字
基础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背诵记忆四个字,谁记得熟谁就胜利。在我的身边,几乎每一个人都备有语文基础的整理本,很多同学的本子甚至是从高一就开始记录的。如果没有从高一、高二做起也没有关系,从现在做起,只需要一个小本子,两种颜色的笔,一种记录常考常见的(相信高三的大考和老师们常规出题都会反复出现这些),另一种是记下自己的整理。
举个例子,想“相、像、象”三个字在词组里如何区分,这些都是老师不一定会讲,但需要自己整理的。整理推荐五三,理由是够多够全。
古文+诗词+现代文+语言应用
先说说古文吧。古文到后期应该争取的便是尽量不扣分。我做了许多的古文,几乎每天一篇。但是我的做法却不是做题,而是看古文,勾出常见字,然后将两道选择题里面意思不知道的勾出来,将翻译里面的给分点勾出来,便可以了。没有必要认认真真全部做完,重要的是将不知道的积累摘抄下来,作为自己的。
而看古文也是一样,每天多看一些,便有了古文的感觉,就像英语阅读一样,不一定每一篇都看得非常懂,但到后来做多了就有题感了。触类旁通,便是这个道理了。
而归纳题,则需要大家在第一遍扫视的时候先看题干,带着目的去看文章,第一遍看的时候便将事件分类分段,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啦。
古文说完便是诗词鉴赏了,很多人会发现,诗词鉴赏越复习做的越差,不过不用担心,因为大家都是这样,我们要争取的不过是能得到的分——术语、格式。
老师说什么读诗读多了就读懂了,其实事实是读诗读多了自己的想法就多了,知道该向哪个方面YY。所以唯一一个想说的就是,跟着老师学格式!一定要务必保证答案的格式向给分标答靠拢,术语准确,便有基础分了。
现代文和诗词鉴赏触类旁通,并且是拉分得分的重头,想说的更多的就是,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凡是你脑海中一闪而过的东西,能写下来都尽量写下来。相信很多时候大家对答案都会发现,本来你想到了,却觉得不可能或者不确定,便没有将答案写下来,最后便错过了失分了。
现代文和诗词鉴赏还有相通的地方便是可以分类,比如故乡类、城市乡村文明类等等,很多题都有母题,要善于总结。
至于语言应用,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这个很多是要看运气的,当然练习也很重要,但不是得分的重头,只要保持学校老师发的都认真做了总结了就好,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题型是不会考的……仿写之类是学不会的……
作文:七个“好”保高分
怎么写好考场作文?为何我一再强调这是考场作文而不是作文?因为考场作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因素——好标题,好开头,好结构,好结尾,好文笔,好材料,好书写。同时具备这几个因素,必然高分,具备其中几个因素,保底没问题。
下面我简单介绍以下这几个方面。好标题,好开头,好结尾,都是吸引眼球的地方,也是为你的作文增分的地方。
标题的建议是,或化用,或古风,或对称。这三点的原因在于,化用名言,作文里便可以反复使用强调那句名言,古风,便可以多使用那句诗句,对称的句子也是如此。强调便是印象深刻,印象深刻便是高分的敲门砖,当然,你别偏题。
好结构,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写散文的把握,不如紧紧把握结构的美感。我的作文永远都是一个模式(虽然自己都有些唾弃),但是每次这样写基本分都不低,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觉得有用便可以借鉴下。
数学:
第一阶段:分析试卷
统计不会的题型所占失分比例,粗心所占失分比例!
通过统计不会的比例,统计不会的题型中哪种类型分别占几道,这样按照数量由高到低分别突破!
通过统计粗心的比例,粗心中又分两种,一种是手误,这个统计出来比例,每次考前都看看这种题,敲响警钟,第二种是概念、定义,定理,公式不熟练导致,回归课本加强记忆,说数学不需要背的都是扯淡,只是数学背是基础而已,关键时候要默写!
准备:
1、红色水笔(必须准备!分析卷子标注必须用红色的,醒目,更有利于记忆),每个错题都要用红笔在题目编码前写出是考什么(举例:排列试题,就写“排列”两字就行,或者“椭圆”、“映射”、“组合”),用于归类,提醒你那个知识点掌握不牢用,只要自己一下子就明白,怎么写都可以!不要考虑一道题考察好几个知识点,要么全写出来,要么写最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如果都不知道考察什么知识点,根本不会有解题思路,更不要谈得分了!
2、找出最近五次考试的试卷。必须是周考及以上级别的考试,原因之一是涵盖的知识全面,不是专项练习,之二是这类卷子你做的题更能反映出你做题时的状态,不同于平时练习,比较轻松,不谨慎也不紧张。最近五次,是因为对于考试时自己的状态还有记忆,回想考试当时怎么想的很重要,因为那时你的想法有助于你判断你是粗心还是掌握不牢、还是不会。
3、按上面提到的方法进行统计,相当于对自己数学能力进行摸家底式的评估。不要觉得惨不忍睹,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开始也是惨不忍睹,恨不得剁了自己的手,但这是提高数学能力的第一步!
方向很重要,因为方向不对你越努力离目标越远!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也不见进步,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数学好的都不是靠天赋,而且技巧,或懂得思考,归纳总结分析能力较强,这都是可以培养的!
说这么多啰嗦话其实目的就是鼓励你,不要有畏难心理,或者觉得浪费这时间不如做几套题,其实他顶的上50套题!(其实你可以把我写给你的拿给你数学老师,他一定会用自己最强有力的手段推广的!)
第二阶段:专项练习
1、需要明确的是,高考数学是考的得分能力,而不是做题能力!其实你觉得可能没多大差别,其实差别大了!再重复下昨天给你讲的,咱算一下:比如第二道大题你不会,啃了20分钟拿不下来,弄的后来会的题都没时间做了,仓促应付,而且也没时间检查,连纠错的机会都没有了!即使做出来了,时间也浪费完了!
所以做题的时候先把会的题全部做了,不要硬是按顺序做,考试要求没规定的!做完后回来做那些空了的,五分钟有思路,就做,没思路,就算了,不管怎么样,一场考试要预留最少20分钟时间去检查,久了做题快了用30分钟,检查不是匆匆看下,而是把会的再做一遍,第二遍比第一遍要快很多,但遇到大量计算的题就算了!这就要求你第一遍做的只要是有计算的必须做对,细心细心再细心,一个月不用细心程度会直接体现在分数上的!
2、对于前面你分析归纳过没有掌握到的知识点进行专项练习,一般的资料书都有专项题,每道题做完要有收获,主要就是强化知识点,以便以后考试遇到此类题型脑海中立马有解题思路!思路是完胜的关键!
3、建立错题本制度,只要错了的题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抄下来,不要抄答案,答案可以写在另一个本子上,记住要一一对应!另一个本子写答案前先写几句自己的话。
英语:
时间管理
(a)英语复习时间分配。
对于平时大考及小测可以稳定保持140+的同学,保证紧跟老师复习进度,平时每天仍要坚持完成一定量的训练(如轮流做完型、阅读、7选5)保持手感。
对于英语较弱的同学,建议加大训练量的同时,系统地复习考纲词汇(以课本为切入点)和语法(对各个题型都至关重要)。
(b)考试中各大题的时间分配
同学们都有各自擅长的题型,所以“建议完成时间”并无意义。但是大家可以在平时的小测和训练中掌握自己的做题进度(大概记录),并以此标准合理分配大型考试中的时间。【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作文部分需要预留出足够时间,完成草稿,修改,誊写,切不可潦草结尾。】
各题型答题技巧
(a)阅读
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读不懂文章和过度理解。解决读不懂和耗时较长的问题不难,平时的练习给自己规定时间,熟练掌握阅读高频词汇是基础。解决过度理解则需要思考方式的转变,阅读部分的考查要点是客观提取和整合作者观点的能力,并不是再创造。任何带入个人生活经验和“我认为他应该是这样想”的推断,都会导致选择的偏差。坚持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文章,每一个观点都提取于原文,不臆断不钻牛角尖。(不随意给自己加戏)
(b)七选五
七选五是阅读理解的延伸,主要考察的是逻辑和行文思路。可以从关联词和关键词入手,关键词的出现可以基本定位句子在文章的位置(哪段话在讲什么内容)。关联词标志着本句话在原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或是转折或是进一步阐释)。另外要注意的是,七选五应该一遍认真做完,如果第一遍草率选出答案,再代入全文通读容易形成固化印象(越读越顺,越读越有道理)从而不易发现问题。
(c)完形填空
在完形中,同学们容易失分的地方第一个是近义词的辨析,第二个是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多为形容词或者副词的填空)。解决近义词辨析不清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在现有的资料上找到相关总结。在此基础上,大家在做完形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停留于选对,而要把易混淆的选项一起记录下来(包括词义,使用环境,感情色彩和程度)。另外要注意积累一词多义中的生僻词义(这往往就是拉开差距的地方)。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同学们也要运用阅读部分介绍的“不过度解读”。规范出卷中的正确答案一定在前后文中有迹可循,不钻牛角尖仍旧是核心。
(d)短文填词和短文改错
这两大题是对基本功的考察(句法和词法),没有太多应试技巧。如果感到吃力,建议系统地复习语法和单词。
(e)作文
首先,保证工整的书写。不建议使用花体或者难以辨认的字体,对于想要速成的同学, “衡水体”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草稿和誊写。建议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打好草稿,修改完毕后誊写到答题卡上。
文章的长度。按照经验来讲,应该尽量做到填满空格。(给阅卷老师最直观的好印象)
注意开头和结尾。有些同学会认为开头和结尾言简意赅即可。但是一个精彩的开头会为文章增色,单纯使用“I am writing to ask/invite…”会显得单调,适当加入信息点可以充实开头。(即字数不应太少)
注意语言得体。因为高考作文多为书信体,平时可以多从优秀的作文中积累好的语言,避免出现“can you…”/“I want you to…”等生硬不得体语言。
句式的多样性。在行文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变化句型。尽量尝试“I”(人称代词)开头以外的句子。倒装,强调,从句等等都可以为文章增色。【但切记不可矫枉过正,所选句式不应过于复杂而导致理解困难(例如从句套从句等)】。
积累好的词汇。好的词汇和好的句型一样,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这里并不是要求大家使用高级词汇,(例如schadenfreude等不知所云的词,又例如回响:echo, resound, reverberate, resonate…用高级词替换相当常用的词就没有必要了。)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