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

令人震惊的献血真相

知识问答 2021-12-16 20:01:52 admin

现在经常在路上看见一些无偿献血的车,但是很少有人进去献血,不知道大家在害怕什么的呢?您知道献血真相有哪些吗?您知道男人定期献血五大好处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无偿献血真相有哪些

很多人会问及经常性的去献血会不会伤及到自己的“元气”呢?经常性的献血会不会让自己的血液功能丧失了呢?很多的疑问都是人们不去献血的原因。

早两年,一篇名为《一个老中医对无偿献血的忠告》的文章流传于各大网站,一时间,“献血有害说”、 阴谋论弄得人心惶恐。

其实,一直以来人们对献血就有很多的疑惑,关于无偿献血的真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否果真如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谣言:献血会伤及“元气”

真相:因为人们的血液中的大部分的成分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组成的,这些成分都是可以为人类储藏一定的能量的物质。

这些成分,绝大多数在人体内都有相当大的储备。在失血的时候,人体首先会调动这些储备资源顶上。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现在根据统计,在中国的无偿献血的话,一般只会抽您的200到400ml左右的血,这个量还没到人体总共血量的百分之十呢,所以说失去这点血量对人体的正常的生理没有多大的影响。

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复献血还可预防心脑血管病,降低血脂、预防心脏病等,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谣言:经常献血会感染上血液传播疾病

真相:这样的疑虑完全是多余的。规范的流程中,献血时用到的所有器具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的一次性耗材,所有采血时用到的一次性器材用过后都必须毁弃。

况且献血过程中血液是由体内流向体外,体外的病原体要逆流而上入侵人体是很困难的。

而在成分血的献血过程中,捐血者的血液同样是在严格消毒的一次性全密闭式管道套材里循环和分离的,一滴血都不会与机器接触,机器只是产生起离心的工具,绝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谣言:下蹲后站起来会头晕,这是贫血的表现,是不能献血的

真相:如果只是下蹲突然起来后头晕,其他情况下没有头晕不适,那么这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人在下蹲的时候下肢呈屈曲状态,这时下肢的血管受压而使血液不易往下肢流去,而当猛得站起来时由于血液的速度和你站起来的速度相比相对较慢;

会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导致你的大脑暂时性的缺少氧气和营养的供应,因而会出现头晕、心跳的现象,等身体适应过来后,这种现象又很快会消失。

谣言:无偿献血用血却有偿,这是血站在变相卖血

真相:据调查,很多市民不愿献血是因为制度不透明,担心血液被牟利。

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血站属于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因此不存在利用无偿献血谋取暴利的情况。

虽然血是无偿的,但制、存血是有成本的,因为血液从献血者体内流出并非直接输给受血者,而是要经过多重工序,这就是市民所谓的“用血费”。

这些费用是血液采集后为确保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用血安全,从采集到临床使用前在宣传招募、体检、采集、分离制备、检测、储存、运输、临床输注等环节所产生的基本成本。

据2005年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调整公民临床用血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血站制备血液的费用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如200毫升全血全国统一收费标准220元。

男人更应该献血

成熟的女性每月都会来月经,由于间断性的出血,可以刺激女性的造血系统,这种少量的出血是一种小小的应激,出血后造血系统就会加速生血的速度。

这种刺激对于造血系统是一种良性刺激,使之不会过早产生功能减退。

否则一旦身体由于某些原因大量的失血,机体造血器官就难以适应如此剧烈的变化,造血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明显的失血症状!也就是因为女性的月经,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要长好几年!

男人定期献血五大好处

1.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

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

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

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1/2。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

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5.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须注意

1、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吕及油腻的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以防止血液浑浊, 影响血液质量。

2、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眼,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3、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献血后须注意

刚献血后

刚献血后,可以先坐着休息10分钟左右,吃点饼干之类的食物,补充血糖和能量。

献血后不宜过于劳累

有些人认为献血是小事一桩,这是不正确的,献血后24小时内,身体较虚弱,不宜从事高温高强度的工作或运动,防止出现头晕或呕吐的现象。

出现皮下淤血

采血拔针之后,如果压迫止血没有做好,那么很容易出现皮下淤血,淤青。此时等它自行消退即可,或者在24小时之后采取毛巾热敷,过早用毛巾热敷不利用淤青消去。

献血后很困很疲劳,这正常吗

这是正常现象,不要担心是自己的身体不好。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紧张或者是献血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有些降低,造成身体内的短期血红蛋白不足,使脑供养较低,容易犯困。

饮食注意

适当吃一些瘦肉,猪肝和豆制品,补充相关营养物质,同时多喝白开水,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献血后注意事项

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及上方5分钟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如果在针眼周围有些青紧现象,这是因为有少量血液流到血管外的缘故,过几天会消退,必要时可做一下热敷。

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避免脏水污染针眼,以防感染。

一、两天内不做剧烈活动,剧烈运动会造成肌肉横纹溶解,危及生命安全,最好是散散步,或睡个午觉,来补充下体力。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献完血后的3天里,最好吃一些能补血的易消化食物,如红枣、牛奶、紫薯、核桃等帮助你的造血系统尽快恢复,防止和避免贫血、头晕、耳鸣等问题,同时切忌过食。

献血后的恢复有个体差异。献血后对身体一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血容量在1—2小时内能迅速得到恢复,蛋白质2天内就能补充,红细胞在3周内即可恢复。所以,献血后1-2天内适当休息,合理调节饮食即可。

总之,献血后不必特别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定期可以选择去无偿献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我们更要清楚,献血后注意事项有那些,例如,平时多注意我们的卫生习惯,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献血后注意事项有那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献血后注意事项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献血者献血后心情应是愉快的,因为自己做了一件无私奉献,有意义的事,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但是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 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献血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亦不要饮酒。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了献血后的注意事项。虽然是无偿献血,奉献你我。但是也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支撑我们去再次献血,希望人们能全面的了解它,并且运用起来,让我们的身体变的更加健康。

年轻人献血对身体有影响吗?献血后应该怎么保养?

献血无碍健康 正常献血对眼睛没有伤害 200ML的量也是很小的,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献血量基本都大于400ML

无碍健康的理论根据与实践证明:

一、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

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2000亿个,血小板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我国《献血法》对上述各项的规定,都低于(或宽松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甚至亚洲地区。

献血年龄:我国规定18-55周岁(男、女);香港特区规定16岁以上,只有年龄下限,而无年龄上限;日本规定18-69岁;韩国规定16-65岁;台湾地区规定17-65岁。

一次献血量:我国规定为一次献血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韩国为320-400毫升;香港特区为300-430毫升;台湾地区为250-500毫升;尼泊尔为250-500毫升。

两次献血间隔时间:我国规定不低于六个月;而日本、韩国、香港特区、台湾地区都为3个月。国外曾报道一献血者在一年中10次献血,可见献血无损健康。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献血后的营养补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含有优质蛋白质 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含有铁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园等。另外,炒菜时可选用铁锅。

含有叶酸 较多的食物有:猪肝、肾、牛肉等。

含有维生素B12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总之,献血后不必特别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献血后如何活动或运动?

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想要去献血吗 先看必知常识

献血者必须身体健康,经血液检查合格后方可献血。所以说,有献血愿望是好的,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献血的,一般来说,下列人员暂时不宜献血:

7种人不能献血:

1.接受疫苗未达到规定期限者,如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者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内不宜献血,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的一周内不能献血;被疯狗咬伤后最后一次免疫后1年内不能献血,接受动物血清注射,最后一次注射后4周内不能献血。

2.妇女某些生理期内,如月经期前后3天,月经失调、妊娠期、流产后未满6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1年不能献血。

3.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半个月内。

4.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不满3个月的,较大手术后不满6个月的不能献血。

5.感冒、急性肠炎、局部皮炎病愈不满1周的不能献血,广泛性皮炎愈合不满2周的不能献血。

6.急性泌尿道感染愈后不满1个月的不能献血。

7.肺炎病愈后不满3个月的不能献血。

献血前要做哪些准备?

1.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时不要服药,否则有可能影响血液质量,如服用阿司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

3.少食含脂肪的食物,在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习惯进餐,但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4.不饮酒,尤其是不能饮烈性酒。

5.睡眠要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

每次献血量应是多少?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其血量一般占体重的7%-8%,正常情况下,约有10%的血液贮存在肺、脾、肝等器官中,平时在血管中奔流的血液只占人体血液总量的70%~80%。假设体重为60公斤,其血液的重量折算后便是4200~4800毫升,其中贮存在脏器内的血量约为400毫升。

适量献血后,血管中的血液会及时从脏器中得到补充,而献血后,机体的造血功能活跃,所丧失的血浆血细胞在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一般只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血细胞就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据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出仅占全身血量5%~10%的200~400毫升血液,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献血后应注意什么?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要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的几天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及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活动。

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一些蔬菜、瓜果及豆制品、奶制品,新鲜的鱼、虾、肉、蛋等,但不要进食过量。

献血后“大补”?没必要

6月14日是第七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口号是“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

13日上午,省血液中心的献血车开进福州市第十一中学,50名18岁的高中生举行成人宣誓,并表示今后将为献血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献血会造成哪些影响?为啥我献血后头晕一直出汗?献血后要不要大补一番?……面对不少人的这些疑问,省血液中心副主任吴建忠说,这只是少数人的误解,事实上无偿献血大多数人都能做得到,随着这几年来献血环境的改善,到献血屋献血的献血反应很少。献血前没有很好地休息或空腹、较疲劳,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本期《健康周刊》将为您盘点市民对无偿献血的常见误区,还将给大家支招如何科学献血并快速恢复体力!献血误区———

1.疑问:献血会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女性还是不要去献血,万一献血后供血不足,晕倒了怎么办?”这是不少女性最担心的问题。

解答:

不少人以为,献血后需要补血,否则容易贫血。其实,献血者按规定间隔日期献血,不会引起贫血。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而贫血是种疾病,贫血的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2.疑问:献血后出现不适是不良反应?

解答:

献血后一般是没有反应的,但也有少数人感到疲倦、犯困等,约占千分之三,而且大多是发生在初次献血。只要在献血的当天适当休息,这种现象就会很快消失。

极个别人在献血过程中,出现脸色发白、出汗、头晕等现象,其中除有的人本身就会晕针、晕血外,主要是由于献血时的心理作用所引起的,如精神过于紧张,或者是上夜班后未休息,又空腹赶来献血,在这种疲劳和饥饿的情况下献血,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如果发生了也不要紧张,只要立即仰卧躺下,喝些热糖水,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3.疑问:空腹献血可以减肥?

解答:

献血不同于医院做生化检验中的空腹抽血。

一些年轻女孩想通过空腹献血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不吃早饭空腹来献血,非但不能减肥,还容易晕倒,甚至造成献血就容易晕倒的错觉。建议献血者不要空腹献血,还要求献血前两餐饮食要清淡。

4.疑问:男人献血影响生育?

小张想无偿献血,可妈妈却竭力阻止,理由是“男人的血不能献,一献血不仅伤元气,还可能影响生育”。

解答:

担心献血影响生育功能,这种想法没有科学依据。一个人有无生育能力,取决于生殖系统发育是否正常等,与献血无关。献血可预防、缓解高黏血症,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在助人为乐的同时,改善心理健康,延年益寿。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

献血须知———

多多注意营养搭配

事实上,多数人献血后只要适当注意休息就能很快恢复体力。不过,如果你更注重养生和保健,那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亦不要饮酒。

好好休息就是大补

献血后的一至两日内,应注意休息,增加饮水量,最好是红糖水,以达到补铁、补血的目的。切记好好睡觉!尤其是献血后的48小时内,最好能保证每天8至9小时的睡眠。献血后,不要做重体力劳动,不要做剧烈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少做学习、看书、看电视、上网等耗神的工作,休息好就等于是吃大补药!

献血一个月内“戒茶”

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它易与蛋白质和铁相结合,进而影响献血者血细胞的再生。在献血后的一个月内最好“戒茶”,可喝点猕猴桃汁、橙汁等,补充维生素和叶酸,以促进血细胞的再生。

营养别补得过头

可以进食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但无需大补,避免进食过量。多吃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含有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圆等。猪肝、肾和牛肉等叶酸含量高。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维生素B12等含量丰富。另外,炒菜时可选用铁锅。

献血的步骤分解

1、献血登记

请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有身份证号码的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献血登记。

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可盼网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0645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