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校一周食谱不能重复 小卖部禁售碳酸饮料
6月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最新版《北京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标准》。新标准要求,学校食堂一周内的食谱不应重复,寄宿制学校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含糖饮料。
北京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标准
新标准规定,学校应每周在显著位置提前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要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监测评估和干预。学校食堂应设置身高、体重测量工具,摆放能体现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及营养不良标准等宣传材料。
同时,学校食堂要按照“阳光餐饮”工程建设要求,通过透明厨房、视频厨房或网络厨房的形式展示学生餐制作过程;学校还应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公示主要原材料进货、供餐单位等信息。
新标准规定,学校食堂应配备至少1名专(兼)职营养专业人员,开展科学配餐,推广合理膳食理念,对膳食营养均衡等进行咨询指导。
学校组织食堂管理、营养专业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营养、平衡膳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每学年累计达到4小时以上。同时,学校每学年应组织食堂管理和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据了解,北京市于2017年全面启动中小学校健康食堂建设工作。目前已有86所学校获得“北京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称号。
碳酸饮料的危害
健康专家提醒,过量地喝碳酸饮料,其中的高磷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钙、磷比例。研究人员还发现,与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的人相比,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的人骨折危险会增加大约3倍;而在体力活动剧烈的同时,再过量地饮用碳酸饮料,其骨折的危险也可能增加5倍。
专家提醒,儿童期、青春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活动量大。如果食物中高磷低钙的摄入量不均衡,再加上喝过多的碳酸饮料,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对骨峰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给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症埋下伏笔。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吃饭前后、用餐中都不宜喝碳酸饮料;不宜多饮,因为饮用过多会抑制人体内的有益菌,破坏消化系统的功能;长期饮用易引起肥胖等疾病;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增加心肾负担,使人产生心慌、乏力、尿频等症状,同时胃液的消化、杀菌能力也会因此而降低,容易造成胃肠疾病。
此外,大量饮用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这是由于大部分碳酸饮料中都含有磷酸,这种磷酸会极大地影响人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并引起钙质的异常流失;碳酸饮料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危险,这是因为碳酸饮料使胃扩张,这样会导致引发食管癌的食物反流;不宜过量饮用冰饮料,否则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发生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胃肠痉挛、分泌减少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引起食欲下降等疾病。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