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只能打屁股吗
知识问答 2022-04-13 19:41:21 admin
孩子做错事只能打屁股吗?美国精英式教育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请往下看了解更多!
积极乐观,正向激励“棍棒式”教育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
反社会行为;
侵略性强(性格缺陷);
身体受伤;
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持反对意见的教育家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起不到作用。
所以,孩子表现好时用积极、正向的激励方法强化好行为,多表扬,孩子会为了得到更多认可而更加努力。
改变环境,限制行为
如果孩子搅乱了家里的红酒柜,锁上柜子!如果孩子扭打玩具,将玩具拿走!简而言之,就是改变环境,把孩子作乱的条件收起来。环境会改变行为,限制孩子的不良动作。
做好准备,预防问题
如果你知道孩子在车上会哭闹,那么长途旅行前就带上能让他安静下来的玩具。如果你知道孩子会发困,那就小睡一会再出门。如果你知道孩子会哭闹吃东西,那么就提前给他准备好健康的小零食。在坏行为出现之前就遏制住,比在孩子哭闹后大发脾气、束手无策要好得多。
定好规矩,明确惩罚
有必要树一些“家规”。给孩子讲清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之后会有哪些惩罚,并且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能很好的遵守它,会让家里更加和谐。执行的时候可以灵活一点,尤其是对年龄大点的孩子,但一定要明确规矩并进行合理的奖惩。可以将这些小规则贴到家里醒目位置,大家互相提醒和监督。
坚守规则,没有例外
如果规定好饭前一定要洗手,那么每次都要做到。如果有选择性的执行某些规则,那就等于没有规则。你要让孩子知道,规则一直没有变过,随之而来的惩罚也没有变过。
用行动告诉孩子犯错要付出代价!
让孩子明确不良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不管是不准看电视、不准打电话还是要做更多的家务,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后需要接受这些“惩罚”。从小就要明确,“犯错是有代价的”!你没有必要把这个道理一遍一遍的告诉孩子,通过惩罚来教会他们犯错的代价!确定,并坚持保持!
装“聋”,假装没看到
忽略掉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是应对办法之一。这种办法通常很有效,特别是对年幼的“求关注”的孩子更是如此。有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最有力的行动。如果孩子发脾气没有伤害到自己或他人,只是吵吵闹闹的很烦人,那么别理他,让他认识到“这没有用”。
让孩子坐会“冷板凳”
这种办法很受美国妈妈们的欢迎,非常有效果。孩子吵闹或是做错事的时候,让他一个人在家里的角落里或椅子上冷静一会,根据孩子的年龄限定时间,如2岁的孩子冷静2分钟、大1岁加1分钟。这种“冷处理”对孩子来说是种很大的惩罚,孩子可能会过来道歉。记住,冷处理完成后,这件事情就结束了,不要再过多提及这件事情。
让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你觉得火冒三丈,控制不住脾气,不要马上处理!把孩子交给其他的成年人、给朋友打电话、数10个数、洗个澡……总之,先花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知道该怎么处理后再行动!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有不好的举动时,尝试转移他的注意力。想要其他孩子的玩具?给他个更好的玩具!如果孩子在家里摔摔打打,就带他出去或是到另一个房间。
做好大人
孩子行为很过分的时候,你不能跟孩子一样过分。控制住自己想打人的冲动,保持冷静!这样才能避免开篇所述的殴打,这种冲动会导致可能破坏孩子一生的不良后果。
富有同理心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富有同情心、理解的态度教导孩子的老师更能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会更加乐意改正。在家里也是这样。所以,有问题时,以平静、理解的态度跟孩子沟通会更有效果。
给孩子一个拥抱
孩子做错事情是正常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是家长的职责,这个教导的过程并一定是说教式的,也不要局限在消极的方面。可以以积极、正向的引导来改善孩子的行为,告诉他怎么处理会更好。沟通完成之后,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感受到你仍然是爱他的。
确保孩子能理解你的意思
教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说的很明白。直视孩子的双眼,平静的审视和观察他是否明白接受。告诉孩子要做哪些事情(如要“吃完盘子里的青菜”),而不要说不要做哪些事情(如不要说“不要玩盘子里的青菜”)。如果孩子仍然调皮捣蛋,告诉他会有哪些后果!迅速、坚定地执行!
可以跟孩子“友好协商”
原则问题不容让步,但具体执行时可以做适当妥协和让步,对待大点的孩子更是这样。让孩子加入决策的过程能够引导他思考和判断,跟孩子商量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过程。但记住,当孩子情绪不好、生气的时候,跟他商量是没用的。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