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对疫苗接种的恐惧
知识问答 2022-04-13 01:53:01 admin
你对孩子的焦躁感到手足无措吗?怎样才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呢?快来看看问上医专家的建议吧。
当孩子因为听到“打针”而哇哇大哭时,你可能会很纠结。因为你既希望孩子被疫苗保护,又希望这个过程是无痛的。据免疫接种行动联盟(美国的一个全国性组织)的执行董事黛博拉·韦克勒斯博士说:“疫苗可以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幸福,但孩子们不理解这一点,真的很难说服他们同意打针。”
幸运的是,你可以在改变孩子对疫苗的态度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与医生预约打疫苗时间的过程中和之后的一段时间,父母的言行可以帮助孩子冷静下来,减轻他们的害怕情绪并且保证孩子在见到儿科医生时能有一个良好的态度。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的话,那就看看专家们的建议吧。
美国儿科协会的免疫接种指南推荐儿童最好在2岁之前接种大部分疫苗。
小婴儿不会记得自己早些时候打针的疼痛,但是需要加强免疫的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将医生的办公室和打针联系起来,知道打针会痛。
韦克斯勒建议,“不要把新生儿免疫拖到1岁以后,孩子越大,就越难给他们打疫苗,因为他们已经能记住最近一次打疫苗的情景。”
家长对打疫苗的态度和表现比想象中更重要,因为小孩子能从父母的表现里看出迹象。孩子会因为家长痛苦或紧张的表情而变得焦虑。
加拿大IWK健康中心的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止痛针研究员林赛·乌曼博士说:“多次研究显示,父母在打疫苗期间的行为会极大影响孩子感受到的痛苦和焦虑。”
“有趣的是,许多研究显示父母的一再保证‘没事的’或‘别担心’更可能增加孩子的焦虑,可能是因为这种保证告诉孩子将有一些要担心的事发生,”乌曼说。
你有没有撒过谎说接种流感疫苗不用打针或者说打针不疼?讲实话可能仅会造成孩子的担心,但撒谎可能会导致孩子再也不相信你说的话。
《狮子不怕打针》(Lions Aren't Scared of Shots)一书用图画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克服打针的焦虑,其作者霍华德·本内特博士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儿科教授,他说:“撒谎说打针不疼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虽然打针导致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确实会疼,更好的回答可以说打针可能会痛哦,但我会一直陪着你的,或者说打针确实会痛,但只会痛一小会儿。”
在家里不断练习有助于提醒孩子打针会疼,模拟打针的疼痛让美国旧金山居民Storch的孩子从来不在医生办公室哭。“我告诉我的孩子打针就像在胳膊上掐一下一样,然后我轻轻地掐他们一下,问他们有什么感觉,”他说,“五分钟后我会提醒他们刚才被掐了胳膊;并问有什么感觉,还会告诉他们打针就是这样的感觉。”
通过告诉孩子看医生会发生些什么,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父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读一些关于看医生的故事并鼓励他们扮演医生,”贝内特说,“有些有毛绒玩具的孩子喜欢在医生给他们打针之前假装给玩偶打针。”
居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萨拉·萨顿·费尔说,她用一套看诊装备帮助减轻家里2岁和4岁大孩子的焦虑。“我们在家玩医生装备,模拟去医院发生的常规事件,也会讨论每个人甚至爸爸妈妈不得不打针的时候会怎么样,虽然那一瞬间会疼,但打疫苗会给我们带来健康。”
给孩子打针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他的注意力。乌曼的研究表明,分散注意力可以减轻打针带来的疼痛和焦虑。
分散不同年龄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所不同。“分散婴幼儿注意力的方法有唱歌、讲故事或者玩玩具等,”贝内特说,“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看视频、听故事或者听音乐。”父母也可以在打针这一痛苦的过程中用手机放电影或者照片给孩子看。
6/9 尝试新的替代办法 如果看一次医生打一次针是孩子能够承受的极限,那可以考虑下面的建议。
大部分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接受鼻喷雾流感疫苗,这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的喷鼻剂,每年使用一次,可以代替每年一次的流感疫苗(用量一年比一年少)。
有些医院提供同步预防接种。“如果某次疫苗接种需要打两针,那就会有两个护士同时注射,可以减轻孩子在等待第二次注射时的焦虑,”贝内特说,“如果医院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来提供这种服务,家长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这种接种方式。”
对有些孩子来说,分两次打针反而更好。“我们每次只打一针,”来自美国的迈克尔·欧文说他3岁的女儿打针的时候很少会哭,“虽然另外安排预约时间要自付20%的医药费,但她觉得舒服就是值得的。”
7/9 减轻疼痛 使皮肤变麻木可以减轻疼痛。可以提前1分钟在打针部位放置冰块或者Buzzy振动器,它是一种利用冰和震动使打针部位的神经功能紊乱的新产品。
“涂抹外用药膏,让孩子分心能有效减少打针带来的疼痛和焦虑,”乌曼说,“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可以在柜台购买这些药膏。”
8/9 让孩子帮助自己 大点的孩子虽然不会哭但也可能担心打针会疼,他们会不记得去年的疫苗只是几秒钟的刺痛。
可以用简单的写信的方式来减少他下一年打针时的担忧。
9/9 给予奖励 一些儿科医生的办公室会在打针之后给病人一些贴画或棒棒糖作为奖励。贝内特说,“这是医生表达‘谢谢配合’或者‘为不愉快的事感到抱歉’的方式。”
你不需要依靠医生的奖励,赞美孩子勇敢通常就足够了。也可以从家里带孩子最喜欢的书或零食,或者带孩子去回家路上路过的游乐场。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卡莉·库珀,总是有办法让她2岁的女儿保持平静。“我们总是带一些零食和饮品,在打过针之后给她,”她说,“如果她看起来真的很难过,我们就给她安抚奶嘴,尽管它通常是用来让孩子睡觉的。”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